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8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目的探讨油漆相关有机溶剂综合征的白质脑病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为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例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以白质脑病为临床表现的油漆工人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入院处理、磁共振检查特征、精神心理与智能相关量表评分、激素冲击治疗后反应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神经功能方面的损害,磁共振检查均有弥漫性白质损害;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油漆工作经历〈5a者3例,治疗效果良好,其中1例磁共振表现为DWI上高信号和Flair上低信号,治疗效果更显著;5a~10a者4例,临床症状有改善,而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变化;〉10a者1例,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油漆接触史人群应高度警惕有机溶剂造成的白质脑病;职业暴露史、磁共振检查呈弥漫性白质损害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激素冲击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中细胞内水肿征象的患者激素冲击预后最佳;职业暴露时间、年龄、饮酒史可能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2.
目的观察大鼠光化学脑缺血影像学的动态演变过程。方法光化学诱导脑缺血,选择不同时点(1、4、24、72、168h)扩散加权成像(T2W I),并进行比较。结果T2W I成像在1h内即发现缺血灶,24h病灶最大,168h与4h时相接近。结论T2W I是确定脑缺血改变的敏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3.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米氮平(mirtazapine)和帕罗西汀(paroxetine)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具有良好疗效[1-3]。老年抑郁症常伴有焦虑、失眠和躯体不适症状,应用这两个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国内尚未见报告。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4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精神神经科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NPP)散发病例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基因诊断明确的散发性HNPP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病例1,男,27岁,右手麻木无力20 d;病例2,男,63岁,右足下垂15 a,左前臂麻木疼痛4 a,右足疼痛15 d;病例3,男,13岁,双手麻木无力21 d;病例4,男,15岁,左上臂无力伴右手麻木无力7 d;病例5,男,27岁,右手麻木14 d。5例患者均无家族史,2例脑脊液蛋白升高。5例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广泛周围神经脱髓鞘性损害,神经易嵌压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基因检测显示5例患者均存在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杂合缺失突变。结论对于临床表现为单神经病或多发性单神经病,电生理表现为广泛性神经易嵌压部位脱髓鞘损害的散发性患者,需注意HNPP,明确诊断需行周围髓鞘蛋白22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总结复发性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诊治的57例抗NMDAR抗体脑炎中10例复发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和免疫治疗。结果 10例(19%)复发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27.5岁,10例共复发14次,其中2例复发2~3次,平均复发间隔时间7.1个月(1~19月)。复发时最常见症状为癫痫(8/14)和精神行为异常(8/14),其中1例次复发仅表现为不典型症状,如眩晕、行走不稳和复视。复发时13例次行抗NMDAR抗体检测,脑脊液抗体阳性率100%(13/13),血清抗体阳性率69%(9/13)。13例次复发再次给予免疫治疗仍有效,1例次拒绝治疗,出院后平均随访18.9月,3例完全恢复正常,4例遗留轻微后遗症,3例遗留较明显后遗症,影响日常生活。结论抗NMDAR脑炎复发时可表现为典型或不典型症状,脑脊液抗NMDAR抗体检测有助诊断,积极免疫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186.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对大鼠皮质、海马及延髓葡萄糖调控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1、3、5、7d(SD 1 d,SD 3d,SO 5d,SD 7d,n=10)组、剥夺7d后恢复睡眠6、12h(SD 7d/RS 6h,SD 7d/RS 12h,n= 10)组、环境对照(TC,n=10)组和空白对照(CC,n=10)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进行不同时间REM睡眠剥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标本中GRP78、GRP94表达分布规律及时空的变化。结果睡眠剥夺d1皮质、海马区GRP78、GRP94蛋白表达增多(与TC、CC组比较,P<0.05),d 3达高峰,d 5、7与TC、C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延髓区无明显改变;恢复睡眠后只有延髓区GRP94表达增加。RT-PCR显示睡眠剥夺l d GRP78转录增加,d 3达峰值,d 5、7转录无增加;GRP94转录在剥夺期间无增加;恢复睡眠后GRP78、GRP94 mRNA增加。睡眠剥夺d 3 GRP蛋白表达改变皮质区最为明显(P<0.01),其次为海马区(P<0.05)。结论短时间睡眠剥夺后GRP78、GRP94表达渐升高,可能是内质网启动了自身稳定调节的保护功能;长时间睡眠剥夺导致内质网功能障碍,GRP78、GRP94表达下降。皮质区对睡眠剥夺引起内质网应激的保护性反应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7.
林靖  张杰文  季兵 《河北中医》2023,(2):228-231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脂肪肝的影响。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后脱落2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后脱落1例)予补肾健脾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肝脏/脾脏CT值、肝脏瞬时弹性指数(CA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36/39),对照组总有效率78.9%(30/3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DBiL、CAP、HOMA-IR、FFA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脾脏CT值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可能通过改善2型糖尿病及NAFLD的共同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肝脏形态学指标,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治...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观察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风湿蒙蔽,瘀血阻滞证)临床疗效特点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偏头痛经中医辨证为风湿蒙蔽,瘀血阻滞证患者496例,采用多中心,大样本,观察性研究方法,疗程为2周。观察头痛发作次数,起效时间,头痛发作程度等方面的改善率。结果:481例偏头痛患者经过川芎清脑颗粒治疗2周后,头痛发作次数未见明显变化,但头痛发作程度(VAS评分)及头痛发作天数均低于治疗前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4年的患者,停药2个月后无头痛发作累积百分比70%;患者服药第5天,药物累积起效率为54.1%;评价期内,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2.36 h;且患者服用止痛药暴露程度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可显著减轻患者头痛发作程度,具有起效时间短的特点,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在散发型克-雅病(sCJD)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符合临床诊断的散发型克-雅病患者23例(sCJD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3例(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年龄、性别、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血清尿酸、确诊时的病程、生存期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JD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15.83±71.92)μmol/L VS(264.35±73.67)μmol/L,t=2.260,P=0.029)。低尿酸组sCJD患者与高尿酸组sCJD比较,其发病年龄更低(55.83 VS 63.27;U=99.500,Z=2.066,P=0.039),而生存期无差异。结论 低血清尿酸可能为散发型克-雅病的易感因素,且与发病年龄有关。高水平的血清尿酸,很可能是散发型克-雅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90.
目的分析6例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特征。以提高对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4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例临床诊断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IHP)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6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颅神经受累、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和共济失调。实验室检查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脑脊液细胞和蛋白等炎性指标增高。磁共振影像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的硬脑膜T1加权等和(或)低信号,T2加权低信号,增强有强化。所有患者均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IHP以头痛及颅神经受累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的升高及影像学硬脑膜增厚强化均有助于临床医师诊断及识别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