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23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精神医学属于临床医学学科。临床研究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近来常听到精神科同道的一些如“精神科的临床研究不受重视”“搞研究就得要用高新技术”之类的反映。与之相应 ,临床研究的文章、特别是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论著确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这对学科的发展非常不利。为了解国际上精神科研究发展的动向 ,笔者检索了 1999~ 2 0 0 0年美国普通精神病学学报 (ArchieveofGeneralPsychiatry ,AGP)的 10 0篇论著。而之所以选择这本杂志 ,主要基于两条理由 ,一是该杂志的性质属普通精神病学 ,较能反映学科…  相似文献   
42.
抑郁症状和抑郁症状群是十分常见的。如何在人群中发现和诊断抑郁症状和症状群,如何区分未达疾病程度的抑郁反应(即所谓正常抑郁)以及需要治疗和处理的抑郁症,以及它们与生活事件的关系,不但对于精神科流行学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具对J一;抑郁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也具实际意义。本文报告并分析我们在两个工厂-内进行调查的结果。资料和方法调查工作于198)年3月在上海市的两个轻工业工J一内  相似文献   
43.
本期发表了几篇有关精神障碍的文章,提请读者们关注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研究。 其实,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有相当比例涉及精神障碍。其原因有二:一是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相当高,近年的几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提示: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高  相似文献   
44.
个性指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个性指数问卷(Personality indicator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由专业医生对36例心理咨询门诊者评定个性指数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半相关及平行效度进行分析.结果个性指数问卷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7181~0.8317之间,分半相关系数为0.6443和0.6181.个性指数问卷的5种维度倾向分别与EPQ的相应个性维度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个性指数问卷操作简便,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5.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联合签署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中国精神卫生发展史中,由如此多的部委联合签署,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件,还是破天荒第一遭。这是一份政策性文件,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对于卫生工作者,特别是精神卫生工作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做业务工作的,应该熟悉相关的政策;关心精神卫生工作的,也应该对政策有所了解。笔者和一组精神卫生专家,参与了《意见》的起草,有些个人体会,简述于下,与读者们共享。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正常老年人(NC)与认知功能相对保存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1)、认知功能缺损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2)及Alzheimer病(AD)、S1与S2之间认知和脑萎缩情况的异同,探索慢性分裂症认知功能减退的本质及器质性基础。方法应用一组神经心理测验与头颅CT扫描检测41例NC、19例S1、19例S2及38例AD患者。结果4组样本以认知功能评定成绩好坏依次排序:NC为最好;其次为S1,S2和AD最差。S2的认知损害模式与AD有所不同。脑CT测量显示的脑萎缩程度:AD最重,其后的是顺序为S2,S1,NC。S1与NC相比,存在以颞叶萎缩为主的局灶性损害,S2组脑萎缩较S1组弥漫且严重,但较AD轻。结论提示S2组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合并了AD;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47.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都能阻断脑内多~~  相似文献   
48.
抗精神病药物可产生许多精神神经系的不良反应,其中有些是十分严重的如:持续性肌紧张、吞咽困难所致窒息、中毒性脑病、药源性忧郁等,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现将我们在1975年度一年内所见的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作一扼要介绍和讨论。病例摘要例1:顾××,女,39岁。患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已11年。入院后给氟奋乃静8毫克/日,安坦4毫克/日。当晚,失眠,反复起床,情绪忧郁,暴露消极观  相似文献   
49.
在情感性精神病的神经内分泌研究方面,Carroll等认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可作为内因性抑郁症实验室诊断的一种手段。约50%内因性抑郁症患者的DST呈非抑制现象(DST阳性)。以往文献中多讨论DST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以及影响DST结果的各种因素,未见有关DST与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硫酸酯(MHPG-SO_4)相互关系的报道。作者最近对35例重性抑郁症患者(男24例,女  相似文献   
50.
精神分裂症的家庭教育:(2)病人的效果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接受例行社区服务的基础上,2076例精神分裂症的家属接受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和不接受家庭教育的101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病人的复发率下降49%,住院率减少37.2%,以 DAS 评定的社会功能缺损程度减轻32.9%,比对照组的情况好得多,提示病人家属经教育后能更好地帮助病人。使治疗依从性增加,从而使病人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