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4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CD三维矫形系统在矫正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脊柱畸形中的应用方法、意义、并发症的处理及术后处理。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我们应用CD系统矫治低龄儿童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后凸畸形27例,其中单纯性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凸12例,半椎体合并脊柱侧、后凸15例。27例中,合并蝴蝶椎等复杂分节不良畸形6例,合并单侧肾脏缺如1例。术前冠状面侧凸Cobb角24°~45°,平均32°;矢状面脊柱后凸Cobb法0°~21°,平均15.5°,旋转畸形为Ⅰ~Ⅲ度。年龄1岁10个月至5岁8个月。手术均采用后路融合,固定点为需切除的病变椎上下椎体,若遇上下椎体有畸形不宜植钉,则适当上或下移一椎体。先固定凹侧,楔形切除半椎体附件及椎体,凸侧加压,钉棒系统固定。结果所有患儿术后经1~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冠状面畸形为5°~15°,平均11.5°,平均矫正率为64.1%;矢状面胸椎后凸0°~10°,平均6°,旋转畸形矫正。1例出现断钉1枚,但元症状及矫正丢失。无一例术后出现截瘫,无断棒及钉拔出等并发症。10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3~7 d内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15例术后出现10°以上代偿性侧弯,支具矫正后逐渐重新建立躯干平衡。结论后入路切除半椎体,畸形外观改善明显,脊柱侧后凸程度明显减轻,但要彻底切除半椎体上下生长板,减少凸侧生长点,防止复发;同时切除对侧附件,达到楔形截骨的效果,才能使矫形无张力,不易出现"拔钉"现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Perthes病患儿骨龄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118例单侧Perthes病患儿,测这天疾病不同时期的骨龄变化,并将其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做相关分析。结果 在疾病坏死期 所有患儿的骨龄均显著延迟,以后随着病变的修复,新骨的形成,内龄生长进入高峰期,并逐渐接近实际年龄。在疾病进入畸形期,即治愈后,骨龄已完全赶上实际年龄,而且骨龄延迟程度与骨骺受累程度及骺板是否受累相关。结论 骨  相似文献   
103.
小儿特发性寰枢椎半脱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特发性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评价X线平片、CT、MRI等检查在诊疗及康复过程的意义。方法:1991年2月~2000年3月问本院收治的286例小儿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病儿,仅作x线平片检查者212例,另74例因为各种原因还作CT或MRI检查确诊。全部患儿均给予颈托牵引治疗,其中16例加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治疗。结果:平均住院12d,大部分治愈出院,出院后继续牵引1周巩固疗效。随访2~3年,11例有1~2次反复发生,及早牵引自愈。结论:分析发现195例患儿在颈托牵引治疗前后咽后壁软组织厚度的变化,与临床好转关系密切,因而对该病病因的深入认识提供了客观新线索。及早治疗见效快,颈托牵引治疗是最恰当的治疗方法。颈椎CT检查尤其是三维CT成像在该病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价格原因使其在康复评价中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4.
我们经治1例L4,5极外侧、L5,S1后外侧椎间盘突出症,对L5,S1后外侧椎间盘突出症漏诊、后误诊.为总结教训,提高诊疗水平,现予总结报告. 患者,男,60岁,间歇性下腰痛32年,左下肢放射痛半年,加重10天.体格检查:跛行步态,痛苦面容,脊柱右侧弯,L4-5脊旁左侧压痛,加重左下肢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放射痛;大腿前内侧及小腿前内侧胀痛;左髌上缘10cm处周径较健侧小3cm,肌松驰.直腿抬高试验15°(+),加强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膝反射减弱,踝反射迟钝.X线片示腰前凸消失,骶椎腰化,L3-S1椎体前缘不同程度骨质增生.CT示L4,5椎间盘膨出、钙化,椎管狭窄,L5,S1神经根清晰(如图1a、b).诊断:L4,5(左)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行半椎板切除术,术中发现L4,5椎间盘突出嵌顿同位左侧椎间孔内已钙化,突出物上顶L4下压L5神经根.切除关节突内1/2,摘除突出物与增生骨质重约8g,彻底松解神经根后冲洗关闭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1周,除左小腿后侧胀痛外,术前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术后9天切口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105.
儿童臀肌挛缩症的发病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与臀部反复接受肌肉注射药物密切关系。我院1986年5月以来治疗本病294例,其中有288例注射的青霉素中,曾加入2%苯甲醇注射液以减轻局部疼痛,本文就苯甲醇注射液与臀肌挛缩症之问关系结合文献复习作一系统报告。  相似文献   
106.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矫形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3岁以下病儿应尽量采取手法复位,若不成功或不稳定,则应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其中年龄在3岁以下有34例手法复位失败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本文就此34例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手术治疗情况加以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7.
108.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及降低其并发症。方法 在 2 1例儿童股骨颈骨折病例中 ,对无移位者采用髋人字石膏固定 ,对移位者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多枚克氏针内固定 ,对手法复位失败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 ,对伤后 36小时入院者均行髋关节减压。结果 本组 17例经 1~ 13年的随访 ,其中 ,骨折无移位者无明显并发症 ;骨折有移位者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例 ,髋内翻 2例 ,股骨颈缩短大粗隆明显上移 2例。行关节穿刺减压后再行固定治疗的 5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较少见 ,但并发症发生率高 ,采用早期关节穿刺减压 ,及时准确复位 ,坚强的内外固定 ,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复方维生素B12溶液治疗儿童皮肤撕脱伤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维生素B12溶液局部湿敷及口服甲钴铵(弥可保)。结果:治疗组均显示良好的依从性,创面愈合满意,有效率94.7%,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维生素B12能促进创面四周皮肤及创西基底成纤维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对综合治疗皮肤损伤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收集我院确诊的各50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脑梗死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标本。采用循环酶法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AU5800上测定血清Hcy浓度。结果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3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8.55±11.54)μmol/L、(24.37±10.49)μmol/L、(17.10±8.46)μ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cy水平[(9.52±2.24)μmol/L](P〈0.01);冠心病组比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酶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