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04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1.
普洛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洛迪注射液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Zea longas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普洛迪注射液药物干预组。各时相点取材,HE染色观察镜下改变,测定脑含水量;免疫组化观察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使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电镜技术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普洛迪注射液药物干预组与其余2组对比,脑含水量及VEGF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普洛迪注射液可能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脑含水量并增强VEGF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12.
眶上裂综合征进展为眶尖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21岁。因进行性左颞部头痛伴复视、上睑下垂3周于2008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颞部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位于左侧颞部及左眼眶后部,头痛逐渐加剧,1周后出现左额颞部麻木、复视以及上睑下垂,有时伴恶心、非喷射状呕吐,不伴发热。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左上眼睑红肿、下垂,左眼球固定,左瞳孔  相似文献   
413.
卒中合并血糖升高是常见的临床现象,约2/3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合并高血糖或患有糖尿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高血糖或糖尿病是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急性卒中时发生高血糖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际研究表明,急性期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不能改善高血糖卒中患者预后。到底是由于治疗策略的不当还是试验设计的缺陷,目前尚不清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意味着我们对于血糖与卒中的理解仍停留在一个非常粗浅的阶段。由此可见,在卒中领域的血糖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卒中急性期高血糖/糖尿病如何干预?控制血糖的时间窗是多少?血糖升高到什么水平会导致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用什么样的策略进行血糖干预最合适?干预的强度如何?卒中急性期过后的血糖管理又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观察和总结,更需要利用循征医学的正确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的了解血糖与卒中的关系,以期通过合理的血糖管理策略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14.
血管新生与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目前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新生可以在缺血缺氧组织中迅速发生,以达到修复组织损伤的目的,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既往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梗死区及半暗带(以半暗带区为甚)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对于梗死后神经元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15.
了解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提供参考。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某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所有新生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目标性监测,检测病原菌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共监测住院新生儿3 963例,监测到医院感染新生儿158例、182例次,医院感染率为3.99%、例次感染率为4.59%。新生儿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和血液相关感染占主导,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和眼感染。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居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 住院新生儿出生时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通过目标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16.
417.
1概述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或致残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迄今为止,由于该病病因不同、表象不同,因此对于脑血管病的防治始终缺乏完整性措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取得了临床的一致性认可,但因时间窗的限制及个体差异等,仅不足20%患者获益;非急性期的脑血管病包括出血性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策略值得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小血管病引起反复发生的小病灶(出血或缺血)造成的老年认知功能下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18.
脑白质疏松患者动态血压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节律变化与脑白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因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住院的87例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MRI)所见脑白质疏松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无/轻度组(0~1分)和中重度组(2~3分);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无/轻度组40例,中重度组47例。将年龄、糖尿病等纳入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24h平均DBP(OR=1.077,95%CI:1.001~1.158,P=0.044)、白昼平均SBP(OR=1.091,95%CI:1.020~1.167,P=0.011)、白昼平均DBP(OR=1.176,95%CI:1.016~1.360,P=0.029)、夜间SBP下降百分比(OR=0.348,95%CI:0.180~0.673,P=0.002)是LA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血压异常增高及昼夜节律消失可能参与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19.
DPP-Ⅳ(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广泛深入的一类抗糖尿病药物。梳理DPP-Ⅳ的蛋白结构和功能,分析各类型上市或临床DPP-Ⅳ抑制剂的设计思想及关键基团作用模式,为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获得新型选择性DPP-Ⅳ抑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脑血管病是一组症候群,是脑与血管2个不同组织共同的疾病。任何类型的非心源性脑血管病发生之前,患者都存在至少1种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可以是全身血管硬化的一部分,例如冠心病、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可以是局部颅内血管病变。针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治疗是预防脑梗死发生的最佳抉择,临床上开始重视治疗动脉疾病,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斑块形成及管腔局部狭窄。不稳定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出现动脉源性脑梗死。2005年Wegener等通过MRI观察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