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104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的:观察国产依帕司他在Ⅱ期临床试验中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方法:2000-07/2001-07解放军总医院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50例。符合标准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依帕司他治疗组(n=20)和甲钴胺治疗组(n=20)。对比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神经功能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经治疗后4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主观症状均有改善,至16周时改善程度达最大,但两组间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61)。治疗后第8周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的客观体征开始改善,无论从客观征评分还是从疗效判断上,改善程度不如主观症状改善明显,两组间平均改善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治疗16周后依帕司他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增加。依帕司他治疗组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组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增加。有效率上肢分别为50.0%和68.4%,下肢分别为55.6%和61.9%。两组主客观症状、体征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综合疗效分别为76.2%和84.2%。结论:国产依帕司他与甲钴胺疗效相似,且具有安全,耐受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有效的改善糖尿病  相似文献   
392.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解偶联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n=40)。参照Longa法制作MCAO模型。栓塞后6 h,通过蛋白印记法检测缺血区e NOS不同偶联状态的表达情况及3-硝基酪氨酸(3-NT)的水平;通过尼氏染色比较缺血区神经元的形态及存活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缺血区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对应的标记物GFAP、VWF、Occludin的表达水平;通过MRI的T2加权序列和动脉自旋标记(ASL)反应栓塞后脑组织病灶范围及血流情况。结果 MCAO后栓塞部位在T2序列上呈高信号,在ASL序列上血流信号减低。e NOS二聚体/单体的比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3-NT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氏染色显示MCAO后神经元大量空泡形成,核固缩变性,数量显著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WF、Occludin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少,而GFAP则明显增多(P0.05)。结论 MCAO会导致e NOS解偶联。e NOS解偶联后NO合成受限,而具有毒性作用的3-NT产生增多,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对神经血管单元结构及功能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9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 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一种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表现。多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椎动脉受压、血液粘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液流动速度缓慢,从而引起其供血区域脑干或小脑功能障碍[1~  相似文献   
394.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声像图特点、O-RADS分类及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22年10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图像,并进行O-RADS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4例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共25个病灶,均为良性、单侧附件来源,声像图表现:23个(92%)病灶外部边缘光滑,23个(92%)呈多房囊性或囊性为主,19个(76%)病灶内可见实性成分,8个(32%)囊壁或分隔可见乳头状突起。O-RADS分类:O-RADS 2类8个,O-RADS 3类4个,O-RADS 4类12个,O-RADS 5类1个。结论:卵巢甲状腺肿无特异性症状,超声表现多数边缘光滑、呈多房囊性或囊性为主,运用O-RADS分类诊断可能高估部分肿物的恶性风险。  相似文献   
395.
摘要 目的 研究N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的变迁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NICU住院患者连续6年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变化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 该医院NICU患者连续6年共送检病原学标本10 971份,分离出病原菌1 876株,阳性率17.10%。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7.86%,革兰阳性菌占26.44%,真菌占5.70%。连续6年中,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呈现下降趋势,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离率则出现上升趋势。革兰阴性菌优势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优势菌为葡萄球菌和B族链球菌。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保持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NICU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离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96.
目的:研究五味子醇甲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冠脉康缓释控释胶囊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大鼠在体灌流肠吸收实验考察吸收动力学特征;采用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在大鼠体内肠吸收回流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UV法测定回流液中酚红浓度的变化。结果五味子醇甲在小肠上部吸收较好,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回肠、依次下降,吸收速率常数依次为0.098、0.087、0.078、0.038h-1;回流液中吸收药物的量与五味子醇甲的浓度成正比。结论:五味子醇甲在肠道吸收呈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和空肠。  相似文献   
397.
脑小血管病对卒中后转归和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的323名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连续病例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磁共振检查被用于判定白质疏松和脑小腔隙灶严重程度,并对发病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卒中转归情况进行了评估。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用于评估卒中后不良转归和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在观察期内,128名患者(39.63%)转归不良(死亡或残疾),69名患者(21.36%)发生了肺炎。白质疏松是不良转归和肺炎的独立预测因素[不良转归:比值比(Odds ratio,OR)3.97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954~8.073;肺炎:OR 1.809,95%CI 1.220~2.681],但脑小腔隙灶和卒中后不良转归及相关并发症没有发现有显著联系。 结论 白质疏松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不良转归和肺炎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尽管白质疏松和脑小腔隙灶都是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但脑小腔隙灶没有发现和急性卒中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性关联。白质疏松和脑小腔隙灶对卒中预后的不同影响提示了两者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398.
近年来,我们临床在运用含阿霉素方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同时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9.
心理咨询师安然的咨询室来了一对寻求帮助的夫妇。一落座,妻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咨询师,我实在没办法忍受我的婚姻了。这个男人心中根本没有我,两个女儿也都不向着我,我是他们眼中的坏人……”丈夫立刻反驳:“女儿们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是你眼睛永远盯着别人的问题,她们才对你不满。”“好了,  相似文献   
400.
目的 评价鞍山市立山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探讨示范区建设工作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 根据鞍山市立山区2013-2020年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线上动态填报内容、2013和2020年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10及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示范区建设以来,立山区健康单元的总数达到116个(截至2020年),比建设前(2013年)增加43个,期望寿命2020年(79.57岁)比2013年(78.00岁)增长1.57岁。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显示,2020年比2013年超重率、肥胖率、吸烟率、被动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下降了15.00%、40.30%、35.87%、50.95%、5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从2013年的34.69%、16.76%下降到2020年的23.51%、8.96%;控制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2013年的33.71%、34.83%上升到2020年的58.37%、66.24%;血糖知晓率从2013年的29.49%上升到2020年37.35%,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