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总结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7例术中采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13例应用神经导航技术。结果病灶全切除27例,仅行热灼处理2例。随访2~79个月,癫得到满意控制。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仅有癫表现的幕上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良好。术中应用ECoG监测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可避免过多的脑组织损伤,又可明显提高术后癫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测与岩骨轴向垂直的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断层解剖结构 ,为该区的手术显露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 5具 (共 1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成人尸头 ,取与岩骨轴向相垂直的乳突内侧缘、茎突内侧缘、颈内动脉外口内侧缘和岩尖内侧缘等颅底外标记点 ,做成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若干断面 ,然后在 8× 4 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其断面形态及毗邻结构。结果 :获得上述解剖标记处的小脑桥脑角区和岩斜区的断层照片及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结论 :此项解剖学研究联系临床实际 ,为临床手术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刘翔  鲁艾林  耿晓增  傅震  张岩松  刘宏毅 《江苏医药》2004,30(5):324-325,F002
目的 模拟小脑桥脑角区的常用手术入路实际操作过程 ,观测进入小脑桥脑角过程中各层组织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 用 5具 (共 10侧 )福尔马林固定的新鲜成人尸头 ,按手术实际过程设计与手术径路相垂直的小脑桥脑角的剖面 ,然后在 8× 4 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各剖面结构。结果 获得数层全新的小脑桥脑角周围解剖形态学的关系及重要解剖结构关系的数据。结论 以手术实际过程实施的解剖学研究充分体现了临床实际 ,为临床实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44.
翼点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内窥镜辅助下行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技巧、术中动脉瘤破裂及脑血管痉挛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40例动脉瘤患者在内窥镜辅助显微镜直视下翼点入路行动脉瘤夹闭或动脉瘤包裹加固的手术经验。结果夹闭动脉瘤40个,包裹加固2个;术中动脉瘤破裂6例,予以控制性低血压、压迫止血,显露术野后夹闭;脑血管痉挛16例,给予罂粟硷溶液充分冲洗脑池后,血管痉挛缓解。术后痊愈28例,轻残10例,重残2例。结论熟练的动脉瘤显露与夹闭技巧、显微镜与内窥镜的联合应用、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正确处理、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融合技术在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术前准备、注册、CT与MRI等影像模式融合、术中导航定位,比较各种注册方法的精确性,融合精确度,术中定位精确性、术中持续精确性,扩大暴露范围等,提出和改进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底手术中的应用技术。结果 神经导航用于颅底肿瘤手术切除,术前有助于开颅皮肤切口及骨瓣的设计,选择最短的手术途径;术中可为肿瘤的切除定向定位,在颅底手术中使术者随时了解颅底肿瘤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如脑干、颅神经及重要血管等的关系)。结论 颅底肿瘤以及颅底结构位置相对固定,影响因素较小,脑移位最小,定位精确,及时反馈肿瘤的切除深度,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手术进程,避免脑重要结构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46.
采用TRAP(telomericrepeatampificationprotocal)法检测 2 9例首发星形胶质细胞瘤及 11例复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端粒酶的活性情况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4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选自首次肉眼下基本全切的肿瘤 ,均经病理检验证实。采用kernohan分级 ,首次发生的 2 9例中 ,Ⅰ级 10例 ,Ⅱ级 7例 ,Ⅲ级 8例 ,Ⅳ级 4例 ;术后复发 11例 ,Ⅰ级 1例 ,Ⅱ级 4例 ,Ⅲ级~Ⅳ级 6例。肿瘤复发时间在0 5~ 2年 (平均 1 6年 ) ,复发后再次手术。肿瘤标本离体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冻存端粒酶的提取按文…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小脑幕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起病形式多样,均表现头晕、恶心、呕吐,病变侧共济失调、水平眼震;1例患者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轻度延髓麻痹和不完全Horner征;头颅MRI均示小脑病变,其中1例合并延髓病变,病灶处均出现长T1、长T2及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2例MRI增强见小脑病灶强化及多条弯曲血管影;3例头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发现小脑幕DAVF瘘口.结论 小脑幕DAVF可引起小脑及脑干缺血表现,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强化及异常血管影,DSA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8.
大约 6 0 %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能够回忆起在出血之前有过数天或数周突发的、非常剧烈的头痛 ,这种头痛通常解释为“警告性渗漏”。一般认为 ,出现过先兆性头痛的SAH患者 ,入院时实际上已经是第 2次出血 ,以后再出血的可能性很大 ,且预后不佳 ,因此常需急诊手术治疗。但作者研究发现 ,曾有过严重头痛但不伴有意识丧失或局灶神经功能障碍的SAH与典型的动脉瘤破裂放射学表现无明显差别 ,同时也缺乏证据表明这种渗漏的存在。将 75例患者分为 3组 :33例在明确的SAH前有过头痛发作 ;31例入院后再出血 ;11例具有上述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49.
乙状窦后内听道上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岩松  惠国桢  常义  邵君义  刘宏毅 《江苏医药》2002,28(11):843-844,F003
目的 了解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内听道上方的骨质后手术视野增加的情况。方法 在 8× 4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解剖测量 2 5具尸头 (共 5 0侧 )桥脑小脑角周围结构 ,切开三叉神经腔的硬脑膜壁和邻近天幕进一步扩大视野 ,并运用手术内窥镜观察海绵窦后部等结构。结果 磨除道上结节及其周围骨质可增加三叉神经腔的暴露范围大约 10 5mm ,并获得三叉神经后根的外侧和下方约 180°视角 ,借此可进入中颅窝后部。结论 该手术入路是切除起源于桥脑小脑角同时累及中颅窝、三叉神经腔肿瘤的良好途径 ,而不需要同时做幕上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藏药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并通过波谱分析技术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藏药镰形棘豆中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Ⅰ)、7-羟基二氢黄酮(Ⅱ)、(S)-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Ⅲ)、(S)-5,7-二羟基二氢黄酮(Ⅳ)、2′,4′-二羟基双氢查耳酮(Ⅴ)、2′,4′,4-三羟基查耳酮(Ⅵ)、鼠李素(Ⅶ)、臭豆碱(Ⅷ)、β-谷甾醇(Ⅸ)、β-胡萝卜苷(Ⅹ)。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