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7篇
  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以及对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microRNA-21(miR-21)、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5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干预组实施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呼吸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治疗后7 d的TNF-α、IL-6、IL-8、CK-MB、NT-proBNP水平、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PaCO2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PaO2、氧合指数、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达峰容积比(TPEF/TE)、达峰时间比(VPEF/VE)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16.00%)(P <0.05)。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2.
冯新  张小华  张瑛  刘剑英 《江西医药》2008,43(12):1400-1401
目的评价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提高医院麻醉药品监管水平的效果。方法对100例急、慢性疼痛患者分别用药品管理系统与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进行麻醉药品用药管理。结果指纹采集方便、快速、准确。指纹图形清晰,比对准确率达100%。结论指纹麻醉药品管理系统能对患者进行准确、唯一的身份确认,确保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规范与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3.
提高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践教学经验,针对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出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点,广泛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推广PBL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性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4.
患者女,23岁教师,因“发现盆腔包块2+月”入院.入院前2+月呕吐频繁,B超发现宫内早孕、左附件区有一包块,直径约6 cm大小,未处理.2月前复查B超仅发现宫内早孕,予人流,术后1周出现下腹隐痛,B超又发现左附件区包块,予消炎、对症处理腹痛无缓解.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白带多,有臭味,LMP05-01-10.  相似文献   
165.
1资料与方法 我院1999年12月-2002年12月间分娩的市内1042名产妇,产后访视时间按产后3天、7天、14天、42天、112天(4个月)、168天(6个月)进行,调查记录以医院产科医师和社区妇幼保健医师填写的产后随访记录为准,随访方式为入户和电话随访.  相似文献   
166.
目的:验证和研究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风险量表对我国接受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预后判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0年12月期间297例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cancer,TURBT)的NMI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小时内接受了首次膀胱灌注化疗。按照EORTC量表的评分原则计算出每位患者的复发和进展评分,并根据得分将所有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随访各危险组患者术后复发和进展情况,并将分析结果同量表参考值比较。结果:随访时间23~115个月,平均53个月。随访过程中共122例患者(41%)复发,多因素分析显示复发性肿瘤、G2~3级肿瘤和未在TURBT后6小时内进行首次膀胱灌注化疗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19例患者(6%)术后进展,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复发性肿瘤、T1期肿瘤、G3期肿瘤和同时存在原位癌。根据EORTC量表进行复发风险分层后,各组间实际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EORTC量表参考值相比,低危组(0分)1年及5年复发率均低于参考范围;中危患者(1~9分)的1年复发率低于参考范围,而5年复发率与参考范围相近;高危组(10b17分)1年及5年复发率可信区间均包含EORTC量表的参考范围。进展风险分层除低危组(0分)与中低危组(2~6分)间的实际进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外,其它各组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风险组实际进展率均接近EORTC的参考范围。结论:EORTC量表对于接受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的中国NMIBC患者具有预后价值,但低危患者的实际复发率和中危患者的短期实际复发率低于该量表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7.
目的探索儿茶素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改善幼鼠过敏性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BALB/c纯系小鼠5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儿茶素低剂量组及儿茶素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小鼠制备过敏性哮喘模型,成功造模后阳性对照组小鼠灌胃剂量为0.5 mg/kg的地塞米松药液,儿茶素低剂量组及儿茶素高剂量组分别灌胃剂量为1 mg/kg、2 mg/kg儿茶素药液,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1次/d。观察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分类细胞、总细胞计数及白细胞介素13(IL-13)、IL-5、IL-4水平,检测小鼠肺组织内p-p38MAPK、ERK、p-ERK、p38MAPK蛋白表达及p38MAPK、ERK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ALF内IL-13、IL-5、IL-4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儿茶素低剂量组及儿茶素高剂量组小鼠BALF内IL-13、IL-5、IL-4水平升高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p-p38MAPK、p-ERK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儿茶素低剂量组及儿茶素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内p-p38MAPK、p-ERK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p38MAPK、ERK mRNA表达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儿茶素低剂量组及儿茶素高剂量组小鼠肺组织内p38MAPK、ERK 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儿茶素可使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内炎症反应有效改善,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ERK/MAPK信号路径激活有联系。  相似文献   
168.
1996年至2004年我院感染病区部队传染病收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感染病区收治部队传染病人情况和病种资料,旨在以了解我院医疗保障体系中传染病患病的情况,为部队的防病治病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与方法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医疗保障体系经我科住院确诊的部队(含家属、职工)传染病人的住院资料(剔除重复住院、非医疗保障体系病例),按出院诊断进行分类、分析见表1~2。表1 1996~2004年各类传染病435例收治情况(例)传染病名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病毒性肝炎23 43 24 26 8 19 6 8 19结核病24 21 26 35 18 32 23 23 30细菌性痢疾8 1 3 0 0 0 0 0 …  相似文献   
169.
为了解我区所属农村育龄妇女妇女病患病情况,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以达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我站于2006年对我区所属5个乡镇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了有关妇女病  相似文献   
170.
疤痕疙瘩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疤痕疙瘩是一种超出原伤口界限,以过剩胶原沉积为特征的伤口过度愈合所致的异常疤痕。治疗疤痕疙瘩药物的作用机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使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减少;另一方面增加胶原的降解,从而抑制疤痕疙瘩的过剩胶原沉积,达到治疗目的。这些药物主要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秋水仙碱、分子交联抑制剂、维甲酸、抗组胺药物、钙离子桔抗剂、细胞生长因子和免疫制剂。1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用于治疗疤痕疙瘩多为局部应用,可单独也可结合其它疗法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中以确炎舒松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