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45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429篇
耳鼻咽喉   79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585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822篇
内科学   1252篇
皮肤病学   144篇
神经病学   601篇
特种医学   4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14篇
综合类   4199篇
预防医学   1771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1721篇
  13篇
中国医学   1545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326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49篇
  2011年   839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702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645篇
  2006年   658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582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376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318篇
  1995年   326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199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1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16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观察该制剂对胆道结合、胆道感染、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水提浓缩方法制备消炎利胆排石合剂,从制剂的性状、pH值、相对浓度、鉴别、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建立了合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其工艺可行,治疗胆道结合、胆道感染及胆囊炎效果良好。结论:消炎利胆排石合剂组方合理、制作简单、性质稳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BTCC患者、40例对照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的mRNA表达,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40例对照组中有2例MUC7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0%;42例BTCC患者中36例尿脱落细胞中MUC7 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85.7%,其诊断特异性为95%.不同临床分期尿脱落细胞中MUC7 mRNA的阳性表达率:Ta-T1期为64.3%(9/14),T2-4期为96.4%(27/28).浸润性BTCCMUC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BTCC(P<0.05).不同病理分级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的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G158.3%(7/12),G2 93.8%(15/16),G3 100%(14/14).MUC7mRNA的表达与BTCC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MUC7诊断BTCC的阳性预测值为94.7%,阴性预测值为86.3%.结论: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MUC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脱落细胞中MUC7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正相关.采用RT-PCR法检测尿脱落细胞中MUC7表达诊断BT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好、阳性预测值高,特别对T2-4期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检测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转基因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分析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引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中对其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用日本光电MEK-5126K血球计数仪(动物芯片)及配套试剂盒对四个月龄不同基因型小鼠的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并且与野生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多数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并且两种基因型小鼠及野生型在不同年龄、不同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结论p21HBsAg/HBsAg和p21HBX/HBX基因转入小鼠基因组p21位点对其血液生理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介导生物膜起始黏附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在不同时期的表达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的方法检测了相应时期的胞外DNA的释放量,并用DNA酶(DNase□)研究表皮葡萄球菌胞外DNA在生物膜形成和起始黏附中的作用;采用pBT2质粒同源重组敲除的方法构建了表皮葡萄球菌1457的atlE基因突变株。研究atlE基因敲除突变对起始黏附能力、生物膜形成及胞外DNA释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的表达与胞外DNA的释放量有相关性;DNA酶能影响未成熟生物膜且能降低起始黏附能力;□atlE菌株胞外DNA的释放减少,起始黏附能力明显降低,不形成生物膜。结论表皮葡萄球菌atlE基因编码的AtlE蛋白能通过释放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起作用。  相似文献   
995.
DSA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比例及其分布。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全部进行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血管结构异常的类型、好发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参加实验57例患者,1例患者因左椎动脉不能进入而放弃。1例在行主动脉弓造影时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手术中止。进入结果分析55例。经检查发现共有39例(39/55,70.90%)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6/55,10.90%):后循环病变33例(33/55,60%),其中合并有前循环异常的复合病变9例(16.36%),累及两争或两争以上血管的共24例(24/55,43.6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其余16例(16/55,29.09%)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结论各种类型的血管结构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主要病因,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金标准应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的现状,分析长期住院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自编调查表,对我院连续住院1年以上的138型精神病人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长期住院病人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未婚或离婚、无房、家庭贫困者居多,89.85%的病人有直系亲属,但因住房、父母年迈、担心病情复发、社会歧视等原因而不愿接病人出院。虽然有92.75%的病人享受医保,但多数病人家庭难以承担嘉鬲自理警分。结论:精神病人滞留医院有多种原因造成,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7.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占儿童全身骨折的26.7%,占肘部骨折的55%~80%。发病高峰在5~8岁,男孩多于女孩,左侧多于右侧,少数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以往治疗上多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近年来对其治疗要求高,对移位严重的病例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有条件医院手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我科自2002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18例患儿,经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颅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的危害已是妇孺皆知,据统计我国创伤死亡中60%为颅脑伤,美国每年死于创伤15万人中,多半数以上为颅脑伤,而英国死于颅脑伤的则占创伤的2/3。目前重型颅脑伤死亡率在35%左右,而60岁以上者重型颅脑伤死亡率高达60%。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SR)的表达的影响以及肝脏(LPS)引起损伤的影响,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阐明中药解毒机制。方法: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同时灌服凉膈散,在内毒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2,4,8 h)杀动物取肝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及S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肝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注射LPS 2,4,8 h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损伤组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的表达均呈显著升高,SR表达均呈显著降低(P<0.01)。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均介于正常对照组与LPS损伤组之间。与LPS损伤组比较,不同剂量凉膈散组及地塞米松组在两者的表达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高剂量凉膈散最为明显,呈剂量相关性。肝脏损伤主要表现为空泡变性,肝脏库普弗细胞SR,CD14的表达变化与小鼠肝损伤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凉膈散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肝脏库普弗细胞表面CD14表达上调以及SR表达下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00.
民族医药不仅在历史上曾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是各民族人民赖以防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维吾尔医医疗结构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去求生存,求发展,是维吾尔医医疗结构需直面的课题。本文拟对我区维吾尔医医疗结构的现状作一分析,并从宏观方面提出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