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本文通过系列测定初发急性心肌梗塞(AMI)41例血中磷酸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线粒体同功酶(ASTm)活力以及乳酸脱氢酶同功酶1和2比值(LDH_1/LDH_2),观察AMI后前3天这些同功酶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胸痛发作≤6小时,CK-MB活力和LDH_1/LDH_2比值明显升高,此后三项酶指标并行升高。其中CK-MB在AMI后18~24小时达峰值,36~48小时后明显下降;ASTm和LDH_1/LDH_2分别在AMI后36和24小时达峰值,持续至72小时未见明显降低。文中还简要讨论了这些同功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雌激素受体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雌激素受体(ER)表达及其对急性白血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5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20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的ER表达。结果AL初诊组(13.83±9.39%)与完全缓解组(12.71±7.09%)ER+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3.78%)(P<0.05),而难治复发组ER+细胞率(5.93±2.52%)明显低于完全缓解组和初诊组(P<0.05)。对照组男性与女性、AL组男性与女性、对照组≤50岁患者与>50岁患者、AL组≤50岁患者与>50岁患者、ANLL组与ALL组ER+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表达与性别、年龄、AL类型无关。白血病细胞ER检测对疗效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量效关系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对 3 3 2例确诊为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达稳态血药浓度后 ,测定其血药浓度 ,并分析结果。结果 血药浓度在5 0~ 10 0 μg/ml范围内 2 3 6例 (71.0 8% ) ;>10 0 μg/ml 46例 (13 .86% ) ;<5 0 μg/ml 5 0例 (15 .0 6% )。 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 ,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实验室对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常用指标有CRP、ASO、RF,现在人们发现HLA-B27与人类关节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以强直性脊柱炎(AS)和银屑病关节炎(PA)较为典型[1][2].  相似文献   
25.
实验室对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常用指标有CRP、ASO、RF,现在人们发现HLA—B27与人类关节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以强直性脊柱炎(AS)和银屑病关节炎(PA)较为典型。  相似文献   
26.
<正> 本文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心室晚电位(VL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病例与方法入本院心内科CCU病房的AMI患者,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5±5.5岁。全部研究对象于AMI后17±4d记录24h动态  相似文献   
27.
高血脂兔主动脉粘附分子VCAM-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脂对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固醇喂饲法建立兔高血脂模型,在喂饲后1,6周处死动物,应用组织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产动脉VCAM-1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对比。结果:喂饲胆固醇1周后高血脂很快诱导主动脉内皮细胞表达VCAM-1,并在6周后动脉粥样硬化(AS)病灶内也有丰富表达。结论:高血脂促进动脉VCAM-1表达,是其促进AS发病的机制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低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17β-雌二醇对此的作用。方法:经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将LDL、oxLDL与HUVEC孵育,及HUVEC经他莫昔芬(tamoxifen)和(或)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再与LDL、oxLDL孵育,检测培养液中IL-6和TNF活性。  相似文献   
29.
高血压和衰老对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和老化对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4,16,26,40,55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同种系正常血压的京都种大鼠(WKY)为动物模型,离体灌注测定冠状动脉最大流量(MCF),光镜下测量冠状动脉外径(OD)、内径(LD)、冠状动脉壁横截面积(CSA)及横截面积和内径比(CSA/LD)。结果:高血压可致冠状动脉LD显著下降,CSA和CSA/LD显著增大;老化对LD及OD<100 μm冠状动脉的CSA和CSA/LD无显著影响,但可致OD>100 μm冠状动脉的CSA和CSA/LD显著增大;高血压和老化可致MCF显著下降,MCF与OD>100 μm冠状动脉的CSA/LD呈显著直线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和老化伴随有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OD>100 μm冠状动脉结构改变可能是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TNF和IL-6可引起间隙增大,甚至细胞脱落;并且随着TNF和IL-6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培养液中ACE和LDH水平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