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选择20例正常人及31例发病后24小时内入院的急性心肌梗塞(AMI)为研究对象,测外周血内皮素(ET)值,9例溶栓成功者为早期再灌注组;8例经溶栓未成功者为非早期再灌注组;14例未予溶栓治疗者为非溶栓组,并于入院后3周左右行Accuson-128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发现:AMI患者入院初血浆ET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早期再灌注组较非早期再灌注组高峰更高及高峰前移且持续时间短,各组ET峰值与彩色多普勒测得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Killip分级越高其血浆ET峰值亦越高。提示:ET在AMI的冠状动脉再通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检测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其与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VDR起始密码子(FokI)多态性位点和基因型在271例SLE患者和130名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采用χ2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组VDR FokI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SLE组χ2=7.883,P=0.019;健康对照组:χ2=7.288,P=0.026).VDR FokI多态性等位基因F和f的分布频率在健康对照组分别为48.8%和51.2%,在SLE组分别为60.9%(χ2=10.39,P=0.001)和39.1%(χ2=10.39,P=0.001);F等位基因个体发生SLE的比值比(OR)为1.630(95%CI=1.210~1.1%,χ2=10.39,P=0.001).基因型FF、Ff和ff分布频率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25.4%、46.9%和27.7%,在SLE组中分别为42.8%(χ2=11.417,P=0.001)、36.2(χ2=4.251,P=0.039)和21.0%(χ2=2.187,P=0.139);FF和Ff基因型个体发生SLE的OR分别为2.200(95%CI=1.385~3.493,χ2=11.417,P=0.001)和0.641(95%C1=0.419~0.979,χ2=4.251,P=0.039).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VDR FokI多态性基因型SLE患者之间疾病活动性积分(SLED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2).但与FF和ff基因型SLE患者对照,Ff基因型SLE患者中浆膜炎的发生率更高(P=0.001),而且具有更高阳性率的抗双链DNA(dsDNA)抗体(P=0.001)、抗Sm抗体(P=0.047)和抗组蛋白抗体(P=0.001),但皮疹发生率较低(P=0.005).结论 VDR FokI多态性位点F等位基因和F/F及F/f基因型与SLE发病易感性有关,而且F/f杂合子患者更容易发生浆膜炎和产生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验证铁硫簇组装蛋白1(ISCA1)与带核定位信号的维甲酸受体α(NLS—RARα)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方法:构建含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HA—NLS—RARα和pCMV—Myc—ISCA1,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进一步证实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并经测序鉴定,转染293细胞,抗HA多克隆抗体沉淀HA—NLS—RARer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后,用抗MycmAb进行蛋白印记检测,可以检测到Myc-ISCA1蛋白的表达.结论:分别成功构建了含HA—NLS—RARer与Myc—ISCA1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记技术在体外证实了NLS—RARα与ISCA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大鼠在体冠状动脉造影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及大型动物 (如狗、猪 )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已经成为现实 ,而大鼠心脏非常小 ,能否进行在体冠状动脉造影 ,尚难以肯定。早在 1984年姜宗来等 [1 ] 就报道大鼠可以进行离体冠状动脉铅丹造影 ,至于大鼠在体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国内未见报道。最近 ,我们参考国外 Schum acher等 [2 ]报道 ,自制导管及装置进行大鼠主动脉根部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直观地观察到冠状动脉的各个分支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SD大鼠购自上海必凯公司 ,雄性 ,体质量 2 5 0~30 0 g,外观健康。造影导管为用于大鼠血流动力学测定的 PE- 5 0导…  相似文献   
115.
目的:为了提高检验报告的准确性。方法:以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为基础,将合格的标本,由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在正常运行的仪器上测定和严格的分析审核,并经常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结果:得到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结论:只有加强检验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完善,才能体现检验科学的先进性、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6.
腹腔积液是内科常见病症。由于病因复杂缺少高特异性指标,因而使一部份病例不能确定诊断。即使是临床常见的结核性腹水中,结核菌检出率也不足15%,结核抗体阳性率也只有60%左右,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近年来,国外陆续报道检测胸水中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有助于结核性胸水的诊断和鉴别[1,2],国内李凤山等[3]也对胸水中SIL—2R检测对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作了研究。本文报道用ELISA法对63例不同病因的腹腔积液病人的腹水进行SIL—2R检测,以探讨SIL—2R对腹水病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研究体外转染外源性野生型 p16基因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构建野生型 p16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并体外转染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应用 Northern blot及 Westernblot检测外源 p16基因的表达 ,并用四唑盐 ( 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 :逆转录病毒载体可有效地将外源性 p16基因导入平滑肌细胞 ,表达 P16蛋白 ,并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使细胞滞留于 G1 期。  结论 :体外转染外源性野生型 p16基因可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VEC)的损伤作用。方法:以原代培养的HVEC为模型,将IL-6、TNF及其抗体与HVEC共同孵育,观察内皮细胞(EC)形态变化和培养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TNF和IL-6可引起细胞间隙增大,甚至细胞脱落;并且随着TNF和IL-6浓度加大及作用时间延长,培养液中ACE和LDH水平升高。结论: IL-6和TNF对血管EC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通过建立兔髂动脉粥样硬化 (AS)模型 ,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 (BA )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水平及局部血管组织 ET免疫反应性 (ET- IR)的影响。 方法 :2 0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经高脂饲料喂养至少 8周造成AS,然后进行髂动脉 BA ,18只兔获得成功。检测了 BA前、即刻及 2 4h后血浆 ET和 TNF-α水平 ,ET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TNF-α采用生物活性法测定。同时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评价血管组织 ET- IR。 结果 :BA前后即刻 :血浆 ET水平 (pg/ml)分别为 76 .4± 13.5 8和 92 .6 7± 11.38(P<0 .0 5 ) ;2 4h后恢复至扩张前水平 77.13± 12 .87(P>0 .0 5 ) ;而血浆 TNF-α水平 (U /m l)分别为 31.35± 6 .2 3和 5 6 .2 6± 7.37(P<0 .0 5 )。 2 4h后血浆 TNF-α水平 (33.41± 6 .79)与扩张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 .0 5 )。BA后局部髂动脉血管壁 ET- IR较未经 BA的髂动脉明显增加。结论 :BA后血浆 ET、TNF-α水平升高及局部血管壁 ET- IR增加可能与局部血管内膜损伤有关 ,提示 ET、TNF-α可能参与了 PTCA后急性冠脉收缩及再狭窄过程  相似文献   
120.
hVEGF基因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h VEGF)基因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 方法 :建立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 ,以先期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h V EGF1 6 5 (5 0 0 μg,n=12 )和真核载体 pc DN A3(5 0 0 μg,n=12 )分别于血管腔内给药 ,给药后 2周、4周先行颈总动脉造影 ,再取材分别行 H- E、VB染色及 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 :给药后 2周、4周颈总动脉造影示治疗组直径狭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病理检测示 2周、4周治疗组管腔狭窄率较对照组显著减轻 [(9.5 8± 1.35 ) % vs(31.72± 1.72 ) % ;(18.0 9± 2 .93) % vs (44 .0 5± 3.2 8) % ,P<0 .0 1];Northern blot分析显示 2周、4周治疗组特异性条带显色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结论 :pc DNA3/ h VEGF1 6 5 裸质粒 DNA血管腔内给药能转染平滑肌细胞并持续表达至少 4周 ,促进了内皮细胞再生 ,减轻了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