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动脉壁内泡沫细胞逐渐沉积的慢性炎症过程。循环中的氧化脂质特别是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一些体液因子、细胞因子均可引起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表达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大量含胆固醇的脂质,胆固醇流出减少,形成泡沫细胞,并在内皮下聚集,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75岁,因发作性黑噱、恶心50年,突发晕厥1次入院。患者50年间反复2次夜间起床上厕所,步行不到4m突发晕厥,晕倒后20min意识逐渐恢复,醒时发现大小便失禁,无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未诊治。此次于卧位行前列腺超声检查时突发晕厥,查血压70/4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3.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NSTE ACS)恰当的危险分层、准确预测预后与治疗措施的选择与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V events,MACE)显著相关。传统临床危险分层中的临床特点和生化指标(如肌钙蛋白)等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研究显示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对NSTEACS的预后有重要作用。下面对NSTEACS与NT-proBNP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动物实验中已发现,脑缺血急性期,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CD62p)、凝血酶敏感蛋白(thrombospondin,TBP)、血小板源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白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等表达增加,参与脑缺血发病。但在脑缺血患者急性期血中血小板和白细胞表面的上述分子物的变化尚不清楚,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化血小板、白细胞粘附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实验建立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取代热原检查法。方法 用鲎试剂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在13倍稀释中对灵敏度0.0625EU/ml的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热原检查法可用内毒素检查法取代。 相似文献
16.
18.
19.
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采用超高场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测定222例腔隙性脑梗死和22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结果 2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112例(50.45%),其中在30~44岁、45~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中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6.67%、21.43%和60.12%。112例患者单发动脉狭窄38例(33.93%)和多发动脉狭窄74例(66.07%)。其中颅内动脉1级狭窄59.82%,2级狭窄30.36%,3级及以上狭窄9.82%。228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191例(83.77%),其中在30~44岁、45~59岁和≥60岁三个年龄中狭窄发生率分别为42.86%、80.77%和86.39%。191例患者单发动脉狭窄83例(43.46%)和多发动脉狭窄108例(56.54%)。其中颅内动脉1级狭窄34.56%,2级狭窄41.36%,3级及以上狭窄24.08%。两组30~44岁患者中以前循环单发颅内动脉狭窄为主,≥60岁组中以多发动脉狭窄多见,后循环动脉狭窄相对多见。结论脑血栓形成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以颅内动脉1级狭窄为主,而脑血栓形成以2级以上狭窄为主。两组≥60岁患者随年龄增长多发动脉狭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