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35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588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71篇
  4篇
中国医学   24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反复皮肤红斑、丘疹3年半,加重伴血肌酐增高5天"于2016年1月11日入我科。该患缘于3年半前因皮肤红斑、丘疹、结节伴瘙痒住于我院皮肤科,查体可见四肢及下腹部散在红斑、丘疹,部分结节表面破溃、渗出、结痂,皮损呈对称分布,化验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18.2/HPF,白细胞6.1/HPF,明确诊断为"变应性血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给予甲强龙、氯雷他定、雷公藤多苷等对症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6月间采取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住院时间(10.8±1.3) d短于对照组(13.5±1.5) d,术中出血量(65.4±10.5) ml少于对照组(87.5±13.5) ml,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取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进行系统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连续护理对军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实施连续护理服务,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2009年3月~2011年3月)34例和实验组(2011年4月~2013年4月)36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国际化标准比值(INR)的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对相关知识熟悉的占83%,对照组为38%;依从性较好(完全遵守),实验组占83%,对照组占73%,实验组的不遵守率为3%,对照组为25%;INR在2.5~3.5范围内的患者,实验组占86%,高于对照组的53%(P〈0.05)。结论连续护理可提高军队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识度、用药的依从性,可使INR水平控制平稳,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较好的抗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急性刺激对预先制备的大鼠受损牙齿牙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0-12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实验中心进行。将24只sD大鼠的两侧上颌第一磨牙用涡轮机钻洞至牙本质深层,用氧化锌暂封,随机分为2组。应激组(12只)给予冷刺激,断食,断水;对照组(12只)正常饲养。在应激刺激第5、13、20、28天各组分别随机抽取3只大鼠,处死后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检测牙髓炎症的变化72.P2X3受体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应激组大鼠牙髓充血水肿,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后期出现牙髓细胞变性坏死。应激组牙髓中P2X3受体阳性表达在刺激第5、13天轻微增高,第20天明显增高,第28天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刺激可造成大鼠受损牙齿的牙髓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大鼠出现牙髓来源的疼痛。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以2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方法。结果 24例患者均手术治愈,随访0.5~1 a,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分析病史、临床表现、并给予B超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可确诊,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切除的彻底性影响着本病的治愈率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不同资质护理人员应用间断氧气驱动雾化湿化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行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按责任制护士资质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实习"四组。回顾性分析四组护理人员气道湿化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85例气道湿化总满意度为68.65%。四组湿化满意度分别为高级组82.14%、中级组77.19%、实习组63.64%、初级组58.21。仅初级组与高级组、初级组与中级组湿化满意度存在差异性(p<0.05),其它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185例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为:刺激性咳嗽17.30%、痰栓/痰痂形成13.51%、气管损伤20.54%。气道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高级组7.14%、中级组14.04%、初级组25.37%、实习组33.33%;四组两两比较:高级组与初级组、高级组与实习组、中级组与初级组及中级组与实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它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刺激性咳嗽"和"痰栓/痰痂形成"并发症发生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同一种气道湿化方法高资质护士护理效果优于低年资护士,应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可提高气道湿化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探讨职业紧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某市三级医院3所,从中随机抽取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1100例,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其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30~40岁年龄组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最差,学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较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差(P〈0.01)。随着职业紧张水平的升高,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分是下降的(P〈0.01),应对资源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得分也越高(P〈0.01)。躯体紧张反应、任务过重、业务紧张反应和任务冲突是医护人员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任务过重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学历的增高生活质量具有下降趋势,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增加应对资源能够降低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总结胎儿肿瘤的产前超声表现特点,探讨产前超声在胎儿肿瘤诊断和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经病理或其他影像学方法证实的胎儿肿瘤的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胎儿肿瘤颅内8例,面部2例,颈部22例,胸部10例,腋窝2例,腹部及腹膜后11例,骶尾部2例,肢体2例,胎盘6例。临床结局:终止妊娠34例,胎死宫内3例,婴幼儿存活28例。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及动态随访对胎儿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及临床处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及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在西门子AirU DSA数字血管减影设备的引导下对11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加栓塞术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分析。结果:11例子宫疤痕妊娠伴出血的患者中8例介入术后B超下行清宫术,愈合良好;3例介入术后保守治疗,其中2例愈合良好,1例2个月后疤痕部位仍有较小团块及阴道内间断性少量出血,行子宫疤痕部位局部切除术,术后愈合良好。所有治疗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现象,术后1个半月内β-HCG基本恢复正常,2~5个月月经恢复正常,6个月内测卵巢功能无异常。结论: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加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既能快速止血、预防及控制大出血、避免清宫术中大出血的发生,又能通过药物灌注抑制滋养细胞生长、促进胚囊萎缩凋亡,是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72只,参照Pulsinelli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兔全脑缺血90min/再灌注6h,1d,3d,7d,14d和28d的动物模型。TUNEL法染色观察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阳性神经元在各区的表达。结果脑缺血90min再灌注6h,1d,3d,7d,14d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凋亡神经元明显增加(t皮质=3.86,P<0.01;t海马=4.96,P<0.01;t纹状体=2.91,P<0.05)。脑缺血再灌注6h,1d,3d,7d,14d,28d,PPARγ阳性神经元在各区明显增加(t皮质=7.98,P<0.01;t海马=7.65,P<0.01;t纹状体=6.98,P<0.01),其中再灌注6h,7d,14d,28d阳性神经元呈高值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PARγ表达能有效抑制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