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报道较少,缺乏相关的临床诊治经验。目的:探讨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Jen.sen.EvansIII型3例,Ⅳ型6例,V型5例。男4例,女10例;手术时年龄66~92岁,平均78.2岁。6例行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固定(含2例TSP接骨板),8例行髓内固定系统固定。根据Harris评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随访功能评定。结果:5例患者在术后1年内因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死亡;9例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8.7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20.2分(16~26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76-3分(62~85分)。所有随访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骨折基本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髋内翻畸形、拉力螺钉切出股骨头及术后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如果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种类选择适当,并注意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帕金森病对术后恢复影响较大,此类患者预后差于单纯髋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82.
老年患者进行手术具有较高风险, 需手术科室、麻醉科、老年医学科、内科、重症医学科、物理医学康复科、肠内肠外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分工协作, 共同管理。手术目标的制定, 需从老年患者整体出发, 考量手术获益和患者意愿; 术前应综合评估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情绪、谵妄风险、营养、功能状态、衰弱、用药、疼痛、康复等情况, 将老年患者术前状态调整至最佳; 术中应关注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体温保护等特殊问题; 术后应有效控制呕吐、疼痛, 强化营养支持, 预防谵妄, 维持功能, 保证医疗的连续性。北京协和医院相关科室专家就上述问题讨论制定了该共识, 以更好地开展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83.
股骨颈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保中  常晓 《中国骨伤》2016,29(11):973-976
正近10年来,创伤骨科医生面临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交通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的严重创伤病例正在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低能量损伤导致、以老年人群为主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骨折是其中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的一类骨折,其中不到一半的患者为股骨颈骨  相似文献   
84.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个体化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保中  常晓 《中国骨伤》2011,24(5):357-361
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增加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据统计,20%的患者在12个月内死亡;40%的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其中的一半甚至无法行走。1990年全世界约有1660000例髋部骨折,据估计,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300000,  相似文献   
85.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尚缺少严格遵照<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进行血栓预防的大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的报道.目的:调查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在进行规范预防性抗凝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法:纳入2005-01/2010-07于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对置换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高危因素、预防措施、症状特点、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7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其中1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5例为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诊断分布为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血友病性关节炎1例.其合并症1~4个,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围手术期皆应用规范物理、药物疗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例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2例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多数预后良好;1例死于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关的肺部感染,1例抗凝治疗后并发脑出血导致植物生存状态.提示进行规范预防治疗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但仍不能完全杜绝其发生.髋部骨折、长期卧床、高龄、代谢性内科疾病仍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6.
带有远端瞄准器的小直径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治疗方法取决于骨折的特点、合适的手术器械及操作者的技术熟练程度。我们应用带有远端瞄准器的小直径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初步临床应用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1.资料和方法 :本组 81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 ,男 6 8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32岁 ;新鲜骨折 78例 ,陈旧骨折 3例 ;胫骨近、中、远段 1/3骨折分别为 6、6 1、14例。按AO分型 ,A、B、C型骨折分别为2 6、37、18例。闭合骨折 6 3例 ,开放骨折18例 (GustiloⅠ型 8例、Ⅱ型 7例、IIIA型 3例 ) ,新鲜骨折手术时间自伤后 4h~ 15d ,平均 7…  相似文献   
87.
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用带膜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食管呼吸道瘘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45~72岁,平均566岁。6例患者均有Ono征,即进食后呛咳,流质饮食更为明显,且与体位有明显关系。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炎症,其中1例咳痰量每日200~300ml。有3例进干食后有哽噎感。6例均经食管造影及食管镜、气管镜检查诊断,原发癌均由病理确诊。食管癌并发呼吸道瘘5例,肺癌并发食管瘘1例,其中,食管气管瘘1例,食管左主支气管瘘3例,食管左下肺支气管瘘1例,食管右主支气管瘘1例。发生于原发癌治疗前、中…  相似文献   
88.
目的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及转子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骨折。方法在1996年7月~1998年11月收治的16例复杂股骨骨折中,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3例,合并转手间骨折4例,转子下粉碎骨折9例。其中10例应用国产加长型Gamma钉,6例使用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钉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22个月,平均11个月。除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股骨头坏死外,其余1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5个月,患肢关节功能优良。经此方法治疗后可早期活动关节及功能锻炼、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结论  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及转手间骨折或转子下粉碎骨折的治疗,带锁髓内钉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