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张丹红  张苏萌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578-579,581
我国史学界一般论述新式学校教育 ,是从 186 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为始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也自此编史。同时 ,必须看到 ,新的学校教育 ,最早是外国人通过不平等条约等 ,取得传教权利 ,以办学为手段 ,在我国渐渐发展。这两种办学的力量 ,描绘了我国新式学校最初的办学轨迹 ,学校卫生也涵育在其中发展。1 早期对学校卫生的认识1.1 “强体”为教育目标之一同文馆的开办 ,所订章程 ,除了对学生就医作出规定外 ,没有对办学卫生作出明确规定。随着学堂增多 ,学习门类的增加 ,渐渐意识到办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 ,还需要有“无病的身体…  相似文献   
72.
崔融  张丹红 《颈腰痛杂志》2001,22(4):328-328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其中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酷似运动神经疾病极易误诊而丧失治疗良机。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我们将 2 2例误诊病例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2例患者均为 1989年 1月~ 2 0 0 0年 11月确诊的颈椎病患者 ,其中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46~ 72岁 ,平均 6 1.2岁 ,均被误诊为各种运动神经原病 ,误诊时间为 5月~ 6年。1.2 临床表现 肢体肌力减弱下肢 2 0例、上肢 14例 ,肢体感觉障碍上肢 12例、下肢 6例 ,肢体肌肉萎缩 11例 ,共济失调 3例 ,尿失禁 3例 ,一侧或双侧Hoffm ann征阳性 16例 ,神经病理…  相似文献   
73.
莫能菌素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症三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例1 男,52岁。因“双下肢无力、疼痛3d”入院。病前2d在混合莫能菌素饲料生产车间工作。查体:意识清楚,脑神经检查正常,双上肢肌力Ⅳ~Ⅴ级,双下肢肌力Ⅱ~Ⅲ级,双膝反射消失,跟腱反射(+),四肢肌肉压痛,病理征(-)。血清肌酶显著升高,肌酸激酶(CPK)37081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5747U/L,MB/CK42%,乳酸脱氢酶(LDH)1937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1400U/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40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1U/L。  相似文献   
74.
老年癫痫持续状态6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5.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学异常、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全部病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均阳性,6例患者脑脊液础和RPR阳性,全部病例予青霉素或茵必治治疗,症状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好发于中年男性,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后果,加强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王金华  黄睿  张叶青  张丹红  柯博熙  陈富强 《浙江医学》2019,(14):1486-1488,149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B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7ml/kg的方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大鼠给予丹参多酚酸盐B6.7ml/kg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6.7ml/kg腹腔注射治疗,3组均为1次/d,连续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3组大鼠血糖水平;治疗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3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采用Westernblot检测3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均升高,逃避潜伏期均延长,跨台次数均减少,Bax表达水平均升高,Bcl-2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跨台次数增多,Bax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B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Bax的表达并降低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摹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血清水平及启动子基因5A/6A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关系.方法 对215例ACI患者和226名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3水平,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MMP-3启动子基因5A/6A多态性.结果 ACI组发病48 h内的血清NIVIP-3水平为(23.28±12.19)ng/μL,较对照组(2.76±2.25)ng/μL显著增高(t=24.867,P=0.000).Aa组内5A/6A+5_4/5.4基因型患者外周血MNP-3水平为(26.04±11.79)ng/μg,6A/6A基因型患者外周血MMP-3水平为(22.24±12.21)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7,P=0.041).ACI组5A./6A+5A/5A基因型频率为27.4%,对照组为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9,P=0.1102),5A等位基因频率在ACI组为14.2%,对照组为7.7%,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9.430,P=0.002).结论 ACI患者发病48h内血清MMP-3水平显著增高,MMP-3启动子基因5A/6A多态性可能与MMP3的血清水平及ACI发生倾向性有关.  相似文献   
78.
卧位腰椎穿刺术(以下简称腰穿)后,需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止术后头痛的发生,这是国内科教书数十年不变的规定。但国际上存在相反的观点,认为腰穿后卧床时间过长会给医患双方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采用腰穿后去枕平卧(仰卧)30分钟和4小时作对比研究,以观察不同卧床时间对腰穿后头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妥泰单药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妥泰单药治疗成人癫痫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把35例成人癫痫患者分为A、B两 组,A组为未经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患者,共20例。B组均经过多种抗癫痫药物单用或合用治疗,仍不能控制发 作,共15例。两组应用妥泰单药治疗至少20周,于治疗前观察并记录基础发作频率,剂量从25~50mg/d开始,每 周增加25mg,达有效剂量或100~200mg/d后维持治疗,并观察癫痫发作频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患 者中控制13例(65%)、显效3例(15%)、有效1例(5%)、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B组患者中控制4例 (27%)、显效3例(19%)、有效4例(27%)、无效4例(27%),总有效率73%。两组总有效率80%。病程短者、基础 发作频率少者治疗效果较好。首次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发作完全控制比例明显高于经治过的病人。治疗过程 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妥泰单药治疗对控制各种类型癫痫均有良好的效果,且耐受性、安全性好,可作为新诊 断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2例48小时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水平进行测定,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CT所示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出血组MMP-9的含量与CT所示出血灶周围水肿区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MMP-9可能成为早期反映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