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民族地区老年人胆囊结石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对该院从2000年4月-2004年4月,经手术治疗56例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治愈51例,好转2例,死亡3例。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胆囊结石手术一般都能接受,早期手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及评价俯屈仰头试验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眩晕门诊确诊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92例,对入组对象先行平卧侧头试验(HRT),随后行俯屈仰头试验(BLT).根据HRT及BLT结果,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或Brandt-Daroff锻炼并随访.统计分析经BLT诱发出眼震的患者比例以及对比HRT与BLT在患侧判断中的准确性和治疗成功率.结果 92例患者中,83例(90.2%)经BLT后诱发出眼震,其中68.7%(57/83)的患者兼具俯屈位眼震和仰头位眼震,21.7%(18/83)仅有俯屈位眼震,9.6%(8/83)仅有仰头位眼震.92例患者中,HRT可明确患侧者74例(80.4%),其中69例BLT阳性,5例BLT阴性.BLT阳性的69例患者,60例与HRT患侧判断一致,经手法复位治疗成功;9例BLT与HRT结果不一致,先按HRT判定结果行手法复位3次,未成功,随后按BLT判断结果行手法复位成功.HRT无法判定患侧者18例(19.6%),其中14例经BLT明确后手法复位治疗成功,4例经BLT后仍未诱发出眼震,嘱患者进行Brandt-Daroff锻炼,随访3d后患者诉眩晕发作消失且HRT未诱发出眼震.92例患者中按HRT判断结果复位成功者65例(70.7%),按BLT判断结果复位成功者83例(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T在诱发水平半规管BPPV眼震时阳性率高,在HRT无法判断受累侧时,BLT能较为便捷地确定受累半规管,从而为选择有效的手法复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前庭神经炎急性期半规管的受损情况及受损半规管的恢复特点。方法 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28例急性前庭神经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定期随访,应用视频头脉冲试验检查各半规管功能的受损和恢复情况。结果 在发病急性期,28例(100.00%)患者均存在水平半规管功能异常,24例(85.71%)存在前半规管功能异常,4例(14.29%)存在后半规管功能异常。发病2个月后随访显示,发病时水平半规管受损严重(增益值<0.5)者随访时增益值均未恢复正常,而发病时受损相对较轻(增益值为0.5~0.8)者中80.00%(12/15)的患者随访时恢复正常;发病时前半规管受损严重(增益值<0.5)者中82.35%(14/17)的患者随访时增益值未恢复正常,而发病时受损相对较轻(增益值为0.5~0.7)者随访时均恢复正常。结论 在前庭神经炎中前庭上神经支配半规管受损多于前庭下神经支配的半规管,视频头脉冲试验适用于受损半规管的检测和随访。受损半规管的恢复程度与发病时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前庭性偏头痛(VM)与梅尼埃病(MD)患者的听力及前庭功能特点,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M和M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发病2周内行纯音测听、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以及眼震视图(VN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M患者共31例,男7例、女24例,平均年龄(53.52±13.80)岁.其中,纯音测听异常17例(54.8%),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13例为双侧对称性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VHIT异常5例(16.1%).VNG中,VM患者均未见自发眼震,变位试验见4例(12.9%)位置性眼震.扫视试验异常10例(32.3%),平稳跟踪试验异常8例(25.8%),视动性眼震异常13例(41.9%),VM患者凝视试验均未见异常.变温试验异常12例(38.7%).MD患者共计31例,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48±12.32)岁.纯音测听均为单侧低、中频感音神经性聋.VHIT异常9例(29.0%).VNG中,自发眼震1例(3.2%).MD患者变位试验均无位置性眼震.扫视试验异常6例(19.4%),平稳跟踪试验异常8例(25.8%),视动性眼震异常6例(19.4%),MD患者均未见凝视试验异常.变温试验异常13例(41.9%).VM与MD患者的的纯音测听、变位试验、视动性眼震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M患者听力异常较MD少见,且多表现为双侧对称性高频感音神经性聋.而VM患者变位试验及视动性眼震异常率高于MD.纯音测听、变位试验和视动性眼震检查可为二者鉴别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95.
病历书写是临床医师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通过加强实习医师对病历的书写,可以提高实习医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分析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神经肽S(neuropeptide S,NPS)表达的变化.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CC)组、环境对照(TC)组、REM睡眠剥夺(SD)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及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经3 d 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NPS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CC组和TC组没有显著差异.REM睡眠剥夺后,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内的NPS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SD组下丘脑背内侧核内NPS蛋白及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86±2.47)和(25.75±2.12),较CC组(16.75±2.12和19.63±1.85)、TC组(18.60±1.60和18.50±1.69)升高(P<0.05).结论 REM睡眠剥夺后下丘脑内觉醒相关区域NPS表达增加,说明当REM睡眠减少时机体会主动调节NPS的分泌,提示NPS与睡眠觉醒的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7.
转化医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连续、双向、开放转化的研究体系,是国际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将转化医学的理念融入神经病学研究生的培养环节,需要指导研究生从转化医学的角度选择研究方向,教学中融合典型病例训练转化思维,培养机构和导师积极搭建转化研究的平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青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7月确诊的40例青年(≤40岁)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同期诊治的286例中老年(>40岁)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青年BPPV患者比例相对较高(12.3%),男女比例1∶3,年龄17~40(32.1±6.2)岁,潜伏时间1.2±1.3s,无明显潜伏期者10例(25%),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中位值10s;半规管受累多见(27例,67.5%);40例患者中6例为壶腹嵴顶耳石症,且均为后半规管受累,其余34例为半规管耳石症.与中老年BPPV比较,青年BPPV患者无明显潜伏期者比例较高(25.0%vs11.5%,x2=5.554,P=0.018),而性别构成、病程、受累半规管比例、眩晕发作前潜伏时间、眩晕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BPPV发病率相对较高,女性多见,后半规管受累常见.与中老年BPPV相比,青年BPPV中无明显潜伏期患者的比例较高,且壶腹嵴顶耳石症以累及后半规管者为多.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及评价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性眩晕(MV)预防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5月眩晕门诊确诊的MV患者25例,予以氟桂利嗪5 mg,每晚口服1次。每月观察1次疗效并进行评价,共观察及评价3个月。结果经随访观察,予以氟桂利嗪干预后第1、2、3月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4%、88%、88%,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结论氟桂利嗪在预防治疗MV中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胰岛素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复方凝胶剂治疗大鼠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 30只大鼠采用自身对照法,在每只大鼠身上制备4个溃疡,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A组,30例)、胰岛素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复方治疗组(B组,30例)、生长因子组(C组,30例)和空白对照组(D组,30例).治疗后3、5、7及10d分别观察各组溃疡面积变化,将愈合程度按0~100%打分,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治疗后3d,4组均有少许愈合,但创面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5d,A、B及C组与D组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7d,B组、C组及A组创面愈合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各组溃疡基本完全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复方凝胶剂可加速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