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胃癌并发双侧睾丸精索转移一例报告宋广来,巢志复患者,38岁。双侧睾丸精索多发性结节3个月余。近1个月局部结节增多,但无痛感及不适。两年前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性腺癌,术后进行化疗2次。术后一年半发现右腹股沟有一肿块,约3cm×3c...  相似文献   
82.
应用泰舒(Tace)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4例,以己烯雌酚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2例作为对照组,泰舒治疗组显效率41.89%(31/74),有效率47.3%(35/74),总有效率89.2%,己烯雌酚对照组显效率26.92%(14/52),有效率42.31%(22/52),总有效率69.23%,虽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泰舒组副作用显著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3.
根据门静脉高压症发病原因不同,其治疗方法也各有所异。目前对单纯性脾肿大及脾亢施行脾切除及大网膜包肾等治疗意见比较一致。但对并发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或有破裂出血者,施行何种分流,分歧颇大。现将部分文献和资料作一比较,以利得出正确的选择。一、各种分流手术的评价1.分流后门静脉压降低情况:根据文献报道,门静脉压下降最多的是门腔静脉分流,其次是脾肾静脉分流及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最差的是脾腔静脉分流。2.分流后再出血情况:止血效果最好的是脾肾静脉分流,其次是门腔及脾腔静脉分流,这与文献一再强调止血效果最好是门腔静脉分流不同。观察远期疗效,脾肾静脉分流与门腔静脉分流相比,再出血率略有增高。3.分流后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静脉曲  相似文献   
84.
分析 5例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分类。均施行根治性睾丸切除 ,术后CHOP或COP方案化疗 3~ 9个疗程 ,其中 1例予放疗。随访 5年 ,3例已死亡 ,2例健在 ,其中 1例又发生对侧肿瘤。认为 ,睾丸恶性淋巴瘤宜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并结合化、放疗 ,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5.
肾嗜酸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实质性肿瘤,来源于远段肾小管或集合管的间质细胞,发生率约占肾实质性肿瘤的3%~7%,大多数病例为影像学检查所发现,但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误诊为肾癌,明确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检查.我院2006年9月~2008年11月共收治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5例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断经验。结果35例均行B超检查,10例提示输尿管占位性病变;30例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7例提示输尿管病变;30例行膀胱镜检查,发现输尿管口有新生物脱出2例;23例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18例提示输尿管病变;35例行尿找脱落细胞检查,3例发现肿瘤细胞;23例行CT检查,15例提示输尿管病变;9例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9例均提示输尿管病变;11例行输尿管镜检查,10例病理证实为输尿管癌。全组均行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移行细胞癌。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B超、IVU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基本方法,输尿管镜检查+病理活检是确诊输尿管肿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7.
背景:B细胞活化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NF family, BAFF),经与其受体结合,对B细胞分化、成熟、生存和抗体分泌发挥重要作用,在T细胞应答过程中亦可能起着重要作用。BAFF信号是否在同种肾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起作用值得探讨。 目的:分析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BAFF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生物学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观察,于2006-06/2007-03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进行。 对象:86例肾移植随访患者,男60例,女26例,年龄12~62岁。患者均为首次肾移植,血肌酐值在65~267 μmol/L。 方法:取患者外周血,以EDTA-Na2抗凝。收集部分患者的移植肾活检标本。 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AFF+、BAFF-R+、CD4+、CD8+、CD4+ CD25+ CD127-/low、CD134+、CD4+ CD134+ 和CD19+ BAFF-R+的表达率,计算CD4/CD8比值;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结果: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BAFF的表达率在0.18%~76.97%之间。将15%设为临界值,所有数据分成≥15%组和<15%组进行统计分析。在≥15%组,BAFF表达率为36.91%,与CD4/CD8比值、CD4+ CD25+ CD127-/low T细胞之间不相关。然而,BAFF+细胞数与CD134+细胞和CD4+ CD134+细胞存在显著相关性(分别为P < 0.01和 P < 0.05)。而在<15%组,各指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病理诊断证实慢性排斥的移植肾组织,BAFF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胞膜。 结论:BAFF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同种肾移植排斥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回顾分析了6例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的患者的诊治.方法 所有患者都有正常分次排尿合并持续性滴尿,均行B超检查,2005年前4例患者行大剂量IVP延迟摄片联合增强CT检查,2005年后2例开始行增强CT及三维重建.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4例患者肾发育不良,行肾输尿管切除,2例患者行输尿管膀胱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2例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患者,1例随访1年,1例随访3年,未见尿路感染,肾积水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少见,增强CT及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肾脏形态位置及输尿管走行.手术是治疗单一输尿管异位开口的唯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术后尿瘘的治疗经验,提高尿瘘一次修补成功率。方法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尿瘘45例,其中5例并有尿道狭窄,小尿瘘29例,采用切开缝合法,"Y-V"皮瓣法及偏心圆皮瓣覆盖法(Thiersch)修补,大尿瘘16例,全部采用尿道成形术修复。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8年,一次手术修补成功率为86.7%,其中小瘘89.7%,大瘘81.3%。结论根据尿瘘的大小、位置、数量和局部条件选择不同的修瘘术式。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