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抑制剂氯沙坦预防及治疗氯化钙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血管旁孵育高浓度氯化钙诱发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利用病理学以及血管超声学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预防性地给予氯沙坦不仅能够抑制血管扩张,减小血管的最大外径,保护血管结构完整;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腹主动脉瘤,氯沙坦还能够阻止其进行性发展。结论氯沙坦预防并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可能与其能够调节血管组织局部免疫微环境并且抑制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血管损伤,调节血管重构及改善纤维化的程度有关。氯沙坦可能是阻止腹主动脉瘤发生发展潜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64排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每例患者均行主动脉增强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阴影成像等方法后处理,使内膜片、真假腔、破口和再破口、受累分支及主动脉夹层血栓获得良好显示。 结果 依照DeBakey分型,其中I型43例(35%),II型6例(5%),III型74例(60%)。 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覆盖范围大、对小分支显示能力强,能准确、快速地诊断及评估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急症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并对其分型。结果压缩型骨折30例,爆裂型骨折15例,2个椎管狭窄指数为0,8个椎管狭窄指数为1,4个椎管狭窄指数为2,1个椎管狭窄指数为3合并脱位。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对胸腰椎骨折的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均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在小肝癌(SHCC)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定性诊断、病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4月病灶直径≤3 cm的肝脏局灶性病变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p-MRI检查。以病理检查诊断为金标准,评价Mp-MRI、LI-RADS分级单独及联合诊断SHCC的价值。结果 LI-RADS分级显示,128例中21例为LR-1,12例为LR-2,16例为LR-3,31例为LR-4,48例为LR-5;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HCC患者增强率(ER)、表观扩散系数(ADC)、最大上升斜率(MSI)、平均强化时间(MET)低于非SHCC患者,脂肪分数(FF)、最大下降斜率(MSD)高于非SHCC患者(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R、ADC、MSI、MET与LI-RADS分级呈负相关(r=-0.497、-0.541、-0.419、-0.528,P<0.01),FF、MSD与LI-RADS分级呈正相关(r=0.506、0.435,P<0.01)。ER...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患者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于应用抗生素24-72h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精神症状表现为兴奋、语无伦次、不自主震颤、嗜睡、神志不清等,经头颅CT、脑电图检查排除了出血性脑病、...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观察对比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8例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采取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内固定治疗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儿经理学检查、X线及螺旋CT诊断为DDH,并一部分为闭合复位再脱位,另一部分为难复位。将所有病人随机分两组:一组经关节镜治疗,21例,男7例,女14例,左侧14髋,右侧12髋,共26髋;年龄6~30个月,平均17.4个月。另一组为对照组,经Ferguson手术,25例,男8例,女17例,左侧16髋,右侧13髋,共29髋;年龄8~32个月,平均18.9个月。两组均清除妨碍复位的因素并使关节成形,复位石膏外固定10个月。[结果]按周永德评分标准,关节镜治疗组:优10髋,良11髋,中3髋,差2髋。Ferguson手术组:优11髋,良10髋,中7髋,差1髋。两组间各级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在直视下观察并清除妨碍股骨头复位的因素,成形关节。此项技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采纳的微创治疗DDH方法。  相似文献   
89.
<正>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数结肠癌患者发现较晚,就诊时病情发展至中晚期,预后不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命[1]。结肠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其复发率较高,需辅助以化疗、放疗等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化疗药物为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临床效果不佳、生存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此将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卡培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治疗中晚期结肠癌,观察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根据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而得出3种不同类型的TDC趋势曲线,并探讨其应用于前列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检查9例前列腺结节,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且已诊断明确的病人分为3组,获得3种不同类型的TDC趋势曲线。在37例前列腺结节患者中前瞻性应用3种不同的TDC趋势曲线分型对前列腺结节进行术前定性评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前瞻性检查和定性评估前列腺结节37例,27例经过穿刺或手术病理确诊,25例术前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结论:前列腺结节3种不同类型的TDC趋势曲线对前列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高,也可作为B超穿刺的指导,从而提高穿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