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颅内静脉窦栓塞的CT、MRI、DSA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栓塞的影像学诊断。方法:11例经临床确诊的静脉窦栓塞患者,全部行DSA检查,10例行CT扫描,MRI检查9例,MRA检查7例。结果:CT平扫诊断不明确,4例增强后,2例可见Delta征。MR检查可见静脉窦血管流空消失,其内可见高信号的血栓形成。11例DSA均提示窦未显影或显影不良。结论:MRI、MRA、DSA联合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2.
病例介绍患者男,37岁。主诉右额肿物1年余,头痛1周。患者于1年前右前额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肿物,无局部红肿、发热及压痛,随后逐渐增大。1周前出现持续性头痛,可忍耐,自服“去痛片”无效。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及疫区接触史。体格检查:神清语利,右额有一约4cm×4cm大小肿物,质硬无压痛,界限不清,不能活动。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右侧视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Ⅳ级+,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影像学表现:CT显示,右额镰旁类圆形稍混杂密度影,较为均匀,边界较清晰,未见钙化影,有明显的不均匀强化效应,中心可见低密度影,肿物周围有低密度水肿…  相似文献   
103.
患,女,45岁。头痛,头晕2d,查体发现右侧脑室占位2d,于2002年10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1℃,脉搏82次/min,血压140/110mmHg(1mmHg=0.133kPa),既管理方式体健。神经科检查: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阳性,四肢肌力5级,无恶心、呕吐、双侧Babinski征阴性,指鼻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1)胞部X线片示心  相似文献   
104.
陈林根  崔世民 《天津医药》1995,23(8):480-482
分析119例小儿颅脑先天发育畸形的CT表现,其中包括脑积水、中脑导水管狭窄、蛛网膜囊肿、透明隔缺损、脑穿通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病、Sturge Weber综合征。某些中枢神经系统先天发育畸形具有特征性表现,CT能做出正确诊断。但因颅脑先天发育畸形CT大部分显示为低密度影,故需要与其它颅内疾病如囊性肿瘤、脑脓肿,大枕大池等相鉴别。脑池造影有助于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借C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通过与DSA的比较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57岁。接受了CTA和DSA检查。2项检查均在人院后15d内完成。分别测量CTA和DSA影像中动脉的狭窄程度和动脉狭窄处的管腔直径.结果以DSA作为参考标准,CTA发现病变的数量为74个.病变数量和病变部位的判断与DSA一致。CTA诊断颅内动脉中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4.3%、98.8%和98.6%;重度狭窄分别为73.7%、99.7%和99.7%:闭塞分别为91.7%、99.8%和100%。CTA与DSA测量狭窄程度及狭窄处管腔直径的能力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TA是一种诊断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可靠方法.在许多情况下CTA检查结果的特异度和精确度与DSA相当。  相似文献   
106.
我院自 1988年以来 ,手术治疗颅内生殖细胞类肿瘤 5 1例 ,约占我院同期颅内肿瘤的 1% (5 1/484 5例 ) ,现将收治情况报告如下 ,并就其临床和影像特征进行分析。一、临床资料全组颅内生殖细胞类肿瘤共 5 1例 ,男性 32例 ,女性 19例 ,男女之比为 1.7∶1。年龄 1~ 5 8岁 ,平均 17.7岁。全部行头CT检查 ,4 5例行头MRI检查。37例有头痛、呕吐 ;16例有视力障碍 ;其余常见症状依次为内分泌失调、癫痫、共济失调和定位体征 ,病程 4个月~ 1年。术中所见肿瘤位于松果体区及后颅窝 2 7例 ,鞍上区 12例 ,脑室内和脑实质内 12例。病理类型 :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107.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及波谱成像结果。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39例,其中35例位于颅脑,4例在脊髓。大多数呈分叶状且病灶大,有血管流空信号,易发生囊变坏死,水肿及占位征象明显;MRI显示不均匀稍长、等或混杂T1WI,均匀等或稍长和T2WI信号,累及静脉窦及硬脑膜常见,典型病例显示增强明显且极不均匀或中度不均一增强。弥散加权成像表现混杂或略低信号,其实性部分信号略高,病灶内ADC值为(12.68±4.01)10-4mm2/s,病灶侧ADC值大于对侧正常脑组织。13例行灌注成像的病变显示病灶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呈不均质高灌注。时间-信号曲线显示负性增强显著,下降支与上升支分别显示不对称。7例行MRS检查的病变显示NAA降低,Cho升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弥散加权成像与灌注成像及MRS检查有助于对该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术(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评价颅内动脉瘤更为合理且准确的方法。方法1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其中86例行CTA检查,22例行MRA检查,9例行CTA和MRA联合检查。结果MRA检查的56个动脉瘤中直径≥5mm者27个,与脑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达96.30%(26/27);直径<5mm者29个,诊断符合率为37.93%(11/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4,P=0.000)。CTA检查的110个动脉瘤中直径≥2mm者104个,与脑血管造影诊断符合率达96.15%(100/104);直径<2mm者6个,诊断符合率为16.67%(1/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59,P=0.000)。结论MRA及CTA在一定条件下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能力与脑血管造影相当,尤其是CTA检查可作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够降低费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9.
崔世民  肖慧霞  刘梅力  张蕾莉 《天津医药》2001,29(1):54-55,F003
结节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TS)是临床较为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皮肤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在10岁前起病,男多于女。我院遇15例,经CT与MR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90年6月~1998年12月,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TS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5~15岁,平均7.5岁。临床表现:均以无诱因反复癫癎发作而就诊,发作次数每日1~5次不等,持续时间1~2分。9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