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8篇
基础医学   73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5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符史发  尹庆水  章莹 《人民军医》2004,47(12):706-707
随着锁式髓内钉内固定技术的普及应用,股骨、胫骨干等骨折的治疗效果已有很大提高,但其并发症也不断发生。1991年2月-2003年12月,我们在应用锁式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中,共发生各类并发症50例。  相似文献   
72.
Hangman's骨折是指双侧枢椎椎弓骨折伴或不伴有枢椎前移,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对于其双侧骨折是否对称的研究报道极少.我院近6年间收治的双侧不对称的Hangman's骨折患者5例,现分析其在损伤机制和诊治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73.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在骨缺损动物模型中的成骨效果。方法以24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分别为CCHA移植组、自体骨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按照标准骨缺损动物模型实验。术后2周、4周、6周、8周对动物进行精神状况、伤口和影像学(X线)观察。每次处死2只动物并取材,以组织学方法对成骨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按照Lane-Sandhu评分法评价效果后采用SSP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成骨效果比较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炎症反应表明CCHA组<自体骨组=空白对照组。两组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HA的成骨效果好、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轻,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74.
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自行研制复合人工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天然海珊瑚碳酸钙在特定条件下经过“热液交换反应”先制成一种珊瑚羟基磷灰石(Cbralling Hydroxy Aptite,CHA)人工骨。再将此CHA人工骨与重组人BMP2(rhBMP2)和2%几丁糖复合,制备成rhBMP2/CHA复合人工骨。将此新型复合人工骨分别植入20只SD大白鼠体内,观察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并应用临床治疗骨缺损和椎间融合共30例,观察术后局部伤口情况,全身反应和骨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观察平均14个月,无全身性异常反应,仅1例伤口有渗液,3周内伤口愈合,其余无不良反应,伤口均在2周内一期愈合。骨愈合情况:骨囊肿和胫骨干骺端骨折骨缺损植骨后2个月愈合;脊柱椎间融合术后3个月融合;骨不连术后4~6个月愈合,无并发症发生。人工骨在观察期内未能完全降解。结论 自行研制的rhBMP2/CHA复合人工骨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性,成骨诱导作用优于单纯CHA和异体脱钙骨,临床应用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75.
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伴高位颈髓压迫症的患者进行前后路一期寰枢椎减压或仅行后路或分期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并同时采用Cervifix枕颈内固定。结果:随访6-23个月,采用自拟的影像学脊髓减压评定标准和JOA 17分法脊髓功能评喧标准评定治疗效果,术后脊髓减压改善率平均为70.2%,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8.4%。所有病例植骨均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移动、断裂和神经损伤,发生椎动脉损伤1例。结论:Cervifix颈椎后路内固定系统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不影响MRI检查,有利于术后观察,便于量化计算出术后的脊髓减压改善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枕颈后路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76.
利用螺旋CT数据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原始DICOM图像数据.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改良建立的模型导进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清晰逼真。几何相似性好。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甚至可行结构的任意取舍,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该技术为临床医生对枕颈交界区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对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镁合金AZ31B对骨骼肌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扫描电镜明确镁合金AZ31B的表面形态,采用兔骨骼肌细胞与合金直接接触培养,研究其黏附率,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其黏附情况.采用浸提液培养细胞,研究其1、3、5、7d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镁合金表面形态粗糙,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结果提示骨骼肌细胞在合金表面具有良好的黏附率,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黏附率逐渐增高,扫描电镜见到骨骼肌细胞在镁合金表面黏附良好.细胞增殖率结果提示镁合金促进骨骼肌细胞增殖,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结论]镁合金AZ31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于骨骼肌细胞的早期黏附,且促进骨骼肌细胞的增殖,为镁合金AZ31B适用于骨科置入材料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儿童上颈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7例上颈椎疾患患儿。其中,先天性游离齿状突伴寰枢椎脱位4例,枢椎肿瘤伴寰枢椎脱位1例,顽固性寰枢椎旋转脱位1例,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枕脱位1例。术前均行薄层CT扫描,将数据输入Mimic,Simpleware软件后,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用于手术模拟和术中辅助,并根据需要设计寰枢椎椎弓根导航模板。在数字骨科技术支持下共实施后路手术4例,前路手术2例,前后联合手术1例。术后CT钉道扫描观察寰枢椎螺钉的置入情况,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系统对脊髓功能进行术前、术后评分。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时间3~6h,平均3.5±0.6h;手术出血300~400ml。实施后路寰椎椎弓根钉棒固定5例,实施前路TARP手术2例。共置入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1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10枚,寰椎前路侧块螺钉2枚,枕骨髁前路螺钉2枚,枢椎逆行椎弓根螺钉2枚,枢椎椎体钉2枚。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螺钉偏入椎管或椎动脉孔的现象。术后患者肢体麻木症状减轻或消失,四肢肌力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8.6±1.5分,提高到15±1.8分(P<0.05)。结论:采用数字骨科技术辅助手术,可以有效提高儿童上颈椎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9.
颅底凹陷症(又称为颅底陷入症)是一种发生于颅颈交界区域的少见病和疑难病.临床上,颅底凹陷症以寰枢椎脱位、枢椎齿状突陷入枕骨大孔最为多见,而寰椎陷入型的颅底凹陷症比较罕见.我们收治1例儿童寰椎陷入型颅底凹陷症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制备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并考察其成骨活性. 方法 应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和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的分布,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及累积释药率.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以无菌手术分别在大鼠左侧股部建立肌袋.A组大鼠肌袋内植入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含rhBMP-2 1 mg),B组大鼠肌袋内植入rhBMP-2 1 mg,C组大鼠肌袋内植入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D组大鼠肌袋内不做任何处理.评估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成骨活性.结果离子交联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微球球形规整、分散均匀,微球平均粒径为230.0 nm,分布较集中,包封率为66.87%±4.58%,载药率为(33.44±2.29) μg/mg.A、B、C、D组的ALP活性平均分别为(1.94±0 35)、(1.48±0.56)、(0.20±0.07)及(0.18±0.06) k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59,P=0.000),A、B组明显高于C、D组,且A组高于B组.4组钙含量平均分别为(5.20±1.42)、(3.80±1.40)、(0.19±0.08)、(0.20±0.08)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242,P=0.000),A、B组明 显高于C、D组,且A组高于B组. 结论 离子交联法可成功制备出均一的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该微球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和缓释性能,且其骨诱导活性优于单纯rhBMP-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