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6篇 |
综合类 | 10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究心率变异性(HRV)生物反馈训练对不同类型失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对17例单纯性失眠患者、19例失眠伴焦虑患者及19例失眠伴抑郁患者均进行HRV生物反馈训练及相同的药物治疗(酒石酸唑吡坦,每晚服用10 mg),训练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并进行HRV数据采集。结果 HRV生物反馈训练后,三类失眠患者PSQI、SCL-90、HAMA、HAMD评分及低频段功率/高频段功率(LF/HF)均降低(t>1.446,P<0.05)。训练后,三组PSQ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F=3.537,P=0.038)。失眠伴焦虑、失眠伴抑郁组训练前后PSQI评分差值、LF/HF差值大于单纯性失眠组(P<0.05),失眠伴焦虑与失眠伴抑郁组间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RV生物反馈训练对三种类型失眠患者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对失眠伴焦虑及失眠伴抑郁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单纯性失眠患者。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语义诱发对汉语深层失读症的疗效。方法对1例汉语深层失读患者给予声母诱发(语音诱发)、语义关联词诱发、数量词诱发、语境诱发和实物诱发(后四者均为语义诱发)。结果各项语义诱发的正确率均显著高于语音诱发(P<0.001)。结论语义诱发对汉语深层失读较语音诱发更有效。 相似文献
33.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康复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临床特征、康复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本院近10年确诊的CPM综合征患者20例,并与国外大型研究进行比较。结果与国外相比,国内应用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渗透性髓鞘溶解综合征相对多见,并发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PM)多见;主要在低钠血症快速纠正后2~10 d内出现迅速进展的皮质延髓束或皮质脊髓束症候群。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症状,但严重构音障碍者语言功能改善差。结论 CPM患者康复治疗有助于功能改善。应用垂体后叶素时注意监测电解质变化,低钠血症患者需严密监测、严格遵循补钠原则。 相似文献
34.
认知功能障碍泛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非药物干预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非药物干预在配合改善认知功能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拮抗剂)治疗的同时,不仅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加认知储备,还可使患者的生活充实有意义。非药物干预手段以认知训练为主,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逐渐成为发展新趋势,其具有训练难度自适应、减轻工作量、远程居家训练和及时反馈等优点。其他方法包括运动干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太极等)、神经调控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中医非药物干预(针刺治疗和推拿疗法等)、饮食干预、怀旧疗法和音乐疗法等。本研究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进行综述,以期为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相关死亡的变化趋势,以及艾滋病相关死亡对当地死亡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7个行政村,1995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所有死亡者进行名单摸底、入户调查和死因推断,分析死亡构成及变化。结果共计死亡2546人,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AIDS死亡521例(20.5%),疑似AIDS死亡525例(20.6%),非AIDS死亡1500例(58.9%)。30~49岁青壮年死亡人数的比例,从1995-1997年的15%上升到1998年的21.5%,在2002年达到42.3%,之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为25.5%。30~49岁年龄组HIV/AIDS死亡者和疑似AIDS死亡者,分别占该组死亡人数的59.7%和59.8%。全人群死亡率在1995-1999年为7‰左右,在2002年出现高峰,为14.9‰。结论艾滋病和疑似艾滋病的死亡,成为当地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青壮年的死亡。 相似文献
36.
目的应用理情行为疗法(REBT)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情绪、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新型抗抑郁药盐酸氟西汀,每天20 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EBT,每次20 min,每周3 次。疗程均为8 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Barthel 指数(BI)对患者的抑郁障碍、认知功能和ADL3 个方面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MMSE 和BI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MSE、B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BI 变化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变化正相关(P<0.05),观察组BI 变化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变化和躯体化因子分变化均呈正相关(P<0.05)。两组抑郁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疗效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结论REBT 结合抗抑郁药较单用该药能更好地改善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认知功能和ADL,且REBT 改善情绪障碍中躯体化症状和睡眠障碍可能与ADL 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37.
38.
青少年适应障碍者个性情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鲁平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6):348-348,352
目的为探讨青少年适应障碍者个性特征及情绪稳定性,以正确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防止青少年适应障碍的发生。方法按病例与对照组1:l配比,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结果青少年个性的偏异和情绪不稳定与适应障碍有关。结论在大、中、小学中加强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克服个性缺陷。 相似文献
39.
驻马店市驿城区是河南省确定的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监测点之一。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 ,2 0 0 1年对驻马店市驿城区下辖的 5个乡、4个办事处的 31.4 1万居民进行了死亡原因调查 ,现就主要疾病死因分析如下。由驻马店市卫生防疫站组织驿城区辖区内市、区直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包括厂矿医院 )、各乡卫生院的防保医生进行培训。然后 ,由他们对各村委、各居委、各单位死亡的居民分片包干逐户进行调查 ,填写由公安部、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调查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 ,调查结束后 ,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上交驻马店市卫生防疫站录…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