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invasive vagus nerve stimulation,i-VNS)不仅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案,还被应用于抑郁症等的治疗。但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不良反应较多,需要进行有创性手术、价格昂贵等。2000年加拿大学者提出用经皮电刺激耳部迷走神经分布区的方法——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术(transcutaneous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VNS)治疗难治性癫痫。该方法能够在保留i-VNS有效  相似文献   
82.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缺失为主要的病理改变,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在不同免疫功能患者中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0例PCNSL患者MRI影像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0.1±11.6)岁,包括5例AIDS患者,初次诊断时误诊率达33.3%。分析PCNSL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共收集30例PCNSL患者,病理分型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单发20例(66.6%),多发10例(33.3%);病灶位于幕上26例(86.7%),幕下4例(13.3%)。病灶形态:类圆形13例(43.3%),不规则状11例(36.7%),分叶状6例(20.0%)。29例病灶周围明显水肿;T1WI稍低信号25例(83.3%);T2WI稍高信号23例(76.7%);增强扫描均匀强化14例(46.7%),不均匀强化10例(33.3%),环形强化6例(20.0%);20例(66.6%)可见特殊征象。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PCNSL患者的病灶多呈类圆形,T1...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骨科大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影响,探讨祛瘀消肿合剂外敷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血液高凝状态及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选择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为基础预防+物理预防;观察组为祛瘀消肿合剂外敷+基础预防+物理预防.比较两组D-二聚...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6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康复中心连续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均接受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至出院。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良好预后定义为术后6个月mRS评分0~3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6个月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68例患者,平均年龄57.0±11.6岁,男性33例(48.5%)。6个月良好预后率为51.5%(35/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 2.131,95%CI 1.532~2.876)和迟发性脑缺血(OR 1.743,95%CI 1.203~2.145)为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中,康复治疗前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迟发性脑缺血与其6个月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6.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DPN早期无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若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足部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2]。DPN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检以及神经肌电图(EMG)的检查[3]。EMG属于肌电图的一种。目前EMG被公认为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延伸,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神经病变的程度[4]。DPN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消渴”等范畴,消渴日久,阴津日亏,无以载气,气血无力鼓动,血行不畅阻于脉络[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中医证型DPN与EMG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祛风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及白介素-18(IL-18)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活血祛风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和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蒸馏水灌胃;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灌胃,剂量为6 mg/kg;补肾活血祛风方组给予补肾活血祛风方药液灌胃,剂量17.19 g/kg;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上午以醋酸泼尼松片混悬液6 mg/kg灌胃,下午以补肾活血祛风方药液17.19 g/kg灌胃;连续灌胃4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NF-κB-p65、IL-18的平均光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NF-κB-p65、IL-18的mRNA表达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电镜下观察足细胞广泛融合,NF-κB-p65及IL-18的平均光密度上调(P<0.05),NF-κB-p65及IL-18的mRNA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电镜下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各组足细胞融合减轻,多呈节段性融合;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NF-κB-p65、IL-18的平均光密度下调(P<0.05),NF-κB-p65、IL-18的mRNA表达下调(P<0.05).电镜下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足细胞融合程度最轻;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IL-18的平均光密度较补肾活血祛风方组和泼尼松组下调(P<0.05).结论 泼尼松组、补肾活血祛风方组、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可能通过下调NF-κB-p65、IL-18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改善大鼠足细胞融合程度,从而缓解肾脏炎症反应、延缓疾病进展,且补肾活血祛风方+泼尼松组在疗效上最优.  相似文献   
88.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通过躯体性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自1883年以来,许多学者对VNS的抗癫痫作用进行了研究,最终认为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新途径[1-3].1997年7月VNS首次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用于成人和年龄大于12岁青少年癫痫的辅助治疗.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100 000的患者接受了VNS治疗[4].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ALK阳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18年经病理诊断的2例ALKLBCL,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ALKLBCL的病理形态特点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2例ALKLBCL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5岁和50岁,均因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就诊。淋巴结切除活检示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成巢团状分布,可见瘤细胞侵犯淋巴窦。肿瘤细胞体积大,呈浆母细胞样和免疫母细胞样分化,免疫组化不表达常用的B细胞标记物(CD20、CD79a、PAX-5)和T细胞标记物(CD3、CD5),表达浆细胞标记物(CD38、CD138、MUM-1),kappa(+),Lambda(-),EMA(+),ALK呈胞浆颗粒状阳性。随访6~11个月,患者均存活。 结论ALKLBC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与多种肿瘤在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上有重叠,误诊率较高。ALK抑制剂也许会成为ALKLBCL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异动症(LI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及表达位点的改变。方法给予PD大鼠模型左旋多巴治疗21d,评估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纹状体区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数量和表达部位的改变情况。结果 PD大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出现类似于人类LID行为学表现。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D组和LI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的表达多位于强啡肽阳性神经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D组大鼠损伤侧DARPP-32(Thr75)表达为(159.90±7.22)%,与假手术组比较升高(P<0.05);LID组大鼠损伤侧纹状体DARPP-32(Thr75)的表达为(52.60±4.45)%,与假手术组和PD组比较降低(P<0.05)。结论纹状体黑质投射神经元内DARPP-32蛋白Thr75位点磷酸化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LID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