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评估球海绵体肌反射(BCR)联合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EAS-EMG)在骶神经损害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衢州市人民医院门诊住院诊断为骶神经损害的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时段在门诊检查的健康志愿者48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BCR、EAS-EMG的电生理数值。并分析其单项及联合检测的AUC曲线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BCR检测阳性率、BCR潜伏期、EAS-EMG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面积分析,EAS-EMG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72.9%、89.6%,BCR检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5.0%、97.9%。EAS-EMG联合BCR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85.4%、91.7%。结论BCR检测用于诊断骶神经损害比较敏感,BCR联合EAS-EMG检测可提高诊断骶神经损害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病因未明的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目前已知遗传、环境和感染、免疫因素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该病的规范化诊断十分重要,强调临床、内镜、组织学、影像学以及其他检查的综合性诊断及排除性诊断。利用一切可靠的常规和新的诊断方法,排除病因可查的结肠炎,特别是感染性结肠炎。对初发病例,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改变均不典型者,需要随访。注重全面评估疾病的分型、分布、严重和活动性及并发症,作为治疗选择与预后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指数(PDQ-8 SI)>18.59...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B1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左旋多巴诱发的运动并发症的行为学及细胞学作用。方法通过6-OHDA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建立PD动物模型,成功的PD大鼠模型分别接受左旋多巴/苄丝肼(50mg/kg加12.5mg/kg苄丝肼,每天2次)+溶剂、左旋多巴/苄丝肼+WIN55212-2(1mg/kg)腹腔注射,共持续21d。评估用药后大鼠的旋转反应时间、剂峰旋转圈数变化和关期发生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纹状体信号转导蛋白DARPP-32(Thr75)和ERK1/2(Thr202/Tyr204)的磷酸化表达。结果长期联合应用WIN55212-2和左旋多巴,缓解了左旋多巴单独用药所致的PD大鼠旋转反应时间缩短、剂峰旋转圈数增加的趋势,并明显降低关期发生频率。WIN55212-2与左旋多巴合用显著降低了纹状体内DARPP-32(Thr75)的磷酸化;但未使ERK1/2磷酸化表达降低至对照组水平。结论激动CB1受体可能有益于预防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包裹的可释放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微球对帕金森病(PD)大鼠运动症状及异动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PLGA包裹左旋多巴及苄丝肼制作微球,高效液相法测定微球在体内释放出的左旋多巴和苄丝肼的浓度,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制模成功的PD大鼠随机分成PD组、左旋多巴组、微球组(每组12只),另设溶剂注射假手术组(n=12).左旋多巴组和微球组大鼠分别接受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左旋多巴12 mg/kg,苄丝肼15 mg/kg)或等剂量微球皮下注射,在治疗的第1、4、7、10、14天行大鼠前肢功能测定,治疗2周后行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 AIM)评分,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区磷酸化的多巴胺和环磷腺苷调节的磷酸化蛋白-32(DARPP-32)(Thr34)和△FosB水平.结果 体内释放实验表明第7天时左旋多巴和苄丝肼释放量分别达76.2%和83.6%.微球处理组大鼠在治疗的第10天和第14天时前肢跨步数分别为5.8±1.6和5.2±1.5,比左旋多巴组(2.4±1.1、1.2±0.5)明显增加(t =4.12,5.43,均P<0.01).微球处理组大鼠第14天AIM评分[(16.0±2.1)分]较左旋多巴处理组[(26.0±3.2)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59,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微球处理组大鼠纹状体磷酸化DARPP-32水平[(3.7±1.3)×104]较左旋多巴处理组[(7.9±2.2)×104]明显降低(t=2.95,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微球处理组大鼠磷酸化DARPP-32和△FosB水平分别为119.4%±11.3%和149.3%±12.3%,较左旋多巴组(184.8%±13.7%和300.4%±14.2%)显著下降(t =4.12、2.91,均P<0.05).结论 微球皮下注射可以改善PD大鼠的运动症状,同时可以减少PD大鼠异动症的发生,这与微球释放的左旋多巴持续性刺激PD大鼠从而减少磷酸化DARPP-32和△FosB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初步观察帕金森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的临床特点及对直立性低血压(OH)的影响。方法连续采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65例帕金森病患者病史, 完成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评分, 并采集患者24 h动态血压和卧-立位血压数据, 完成OH问卷调查。观察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各类型(觉醒期低血压、反杓型血压、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 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U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观察3种血压昼夜节律紊乱类型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各类型与OH和症状性OH(SOH)的关系。结果在165例帕金森病患者中, 反杓型血压发生率为39.39%(65/165), 夜间高血压发生率为43.64%(72/165), 觉醒期低血压发生率为31.52%(52/165)。与无反杓型血压患者相比, 伴反杓型血压患者年龄较大[分别为(71.72±7.81)岁、(65.29±9.68)岁, t=-4.491, P<0.001]、起病年龄较晚[分别为(66.67±9.10)岁、(62.16±10.66)岁, t=-2.809, ...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平衡功能的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方法 将109例受试者按年龄划分为青少年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使用Swaystar检查装置记录7项平衡试验中躯体前后、左右晃动的角位移和晃动总面积.结果 (1)当视觉、本体觉或前庭觉传入信息受到干扰时,老年组平衡功能明显较差;单左腿站立时,老年组躯体晃动幅度明显大于另外两组(P<0.05),然而单右腿站立时,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青少年阶段的姿势调节主要依赖于视觉.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加,本体觉和前庭觉减退会导致平衡功能的降低;而在青少年时期视觉在姿势调节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invasive papillary carcinoma,I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理形态特点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4~7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2例伴血性乳...  相似文献   
8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DPN早期无自觉症状和临床体征,若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患者足部溃疡,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2]。DPN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检以及神经肌电图(EMG)的检查[3]。EMG属于肌电图的一种。目前EMG被公认为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延伸,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神经病变的程度[4]。DPN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消渴”等范畴,消渴日久,阴津日亏,无以载气,气血无力鼓动,血行不畅阻于脉络[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中医证型DPN与EMG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