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国产克拉霉素(6-O-甲基红霉素)的结晶母液中,有一个主要杂质,相对含量约占30%左右,采用一种简便有效的化学分离方法。经乙酸乙酯重结晶后,可得到纯度约94%的上述物质,经紫外、红外、质谱和核磁共振谱测试后,确证其结构为6,11-O-双甲基红霉素。  相似文献   
42.
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血钙变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血钙的变化。方法 选用 35例确诊为中、重度HIE的患儿 ,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血钙 ,治疗过程中所有HIE患儿均未补充钙剂。结果  35例患儿治疗前血钙均降低 ,范围在 1.5 6~ 1.98mmol·L- 1 ,平均 1.6 9± 0 .2 1mmol·L- 1 。治疗后 ,血钙浓度均较前上升 ,范围在 2 .2 2~ 2 .5 6mmol·L- 1 ,平均 2 .44± 0 .32mmol·L- 1 。结论 中、重度HIE患儿其血钙可随病情恢复而基本恢复 ,不一定必须补充钙剂。  相似文献   
43.
核转录因子NF-kB在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与其调控的细胞因子一起积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神经细胞的凋亡等生物进程。本文就NF-kB及细胞因子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脑灌注特点,分析其与认知损害及临床特点间的关系。方法对39例首发且未经治疗的强迫症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显像、威斯康星(WCST)认知功能测查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临床特点。结果(1)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强迫症组的双侧前额叶、前颞叶的RAR值分别为(94.4±6.1,99.8±6.4,91.6±6.1,92.8±6.6),高于正常对照组(88.3±7.1,86.9±7.9,84.0±4-7.2,84.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11.93,7.15,9.40;P值均〈0.05)。(2)脑灌注与威斯康星结果的相关分析:右前额叶血流灌注与正确数成负相关(r=0.783,P=0.014),右前颞叶血流灌注与错误数成正相关(r=0.384,P=0.047),右前额叶、左丘脑血流灌注与持续错误数成正相关(r=0.511,0.610;P=0.041,0.049)。(3)强迫症组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的血流灌注与强迫思维成正相关(r=0.617,0.309,-0.358;P值均〈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双侧前额叶、前颞叶的灌注存在明显增高现象。强迫症患者的右前额叶、左丘脑血流灌注异常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强迫症患者的双侧前额叶、右侧前颞叶灌注与强迫思维程度成正相关,提示前额叶、右前颞叶的功能异常可能是强迫思维产生的脑功能基础。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应用利培酮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表,对106例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进行一般资料采集.入组后单一应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症状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和实验室监测等进行安全性评定,并分析各因素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儿起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情况及阳性家族史均无性别差异(Pa>0.05),首次住院或就诊年龄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Pa<0.05),女性患儿多表现为阳性症状,而男性患儿则多表现为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及总分无性别差异(Pa>0.05).利培酮治疗总有效率为58.5%,不良反应少;利培酮疗效在性别、文化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a<0.05),病程长短对疗效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校学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儿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存在性别差异.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存在性别及文化程度差异,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索-6(IL-6)的变化。方法 病例组为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首发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诊断标淮的病人30例,PANSS量表评分≥60分;选取正常对照组20例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对照组和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wIL-2、IL-6的血浆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治疗前血浆IL-2、IL-6的水平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精神分裂症组治疗6w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增高(P<0.05);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2水平较治疗前有显下降(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有增高趋势,但无显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IL-2水平下降也许可以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影响免疫变化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浆瘦素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患者组为65例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以计算体质量指数,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其空腹血浆瘦素和IL6。选取5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组体质量指数、血浆瘦素水平均明显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小于0.05);患者组血浆IL6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小于0.05);治疗前后血浆瘦素的差值和IL6的差值呈负相关(r=-0.388,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服用利培酮治疗容易出现药源性肥胖,增高的IL6水平可能是瘦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过高的瘦素水平与IL6之间可能存在负反馈。  相似文献   
49.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联系,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但有关白细胞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国内外报道不一,尤其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对免疫球蛋白IgG合成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30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的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无精神疾患的轻微脑外伤患者脑脊液IL-6、IgG进行了检测,以便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免疫异常的原因提供有关的线索。现报告如下。1 资料1.1 对象:患者组30例。均为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收住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为首次发作,从未使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由2名副主任医师严格按照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进一步验证ILIT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确切疗效。方法 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于治疗前后每周评定一次,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激光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44%和20%,BPRS总分比较χ^2=4.10,P〉0.25,无差异。I项因子分在第2周〈0.01,第3周P〈0.001,疗效明显,Ⅱ、Ⅲ、Ⅳ、Ⅴ项因子分变化针差异。加项X2,P〈0.01,有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