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体外传代培养,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后进行实验。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变化;Hoechst 33258核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观察和检测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形态及细胞caspase-3、cleaved caspase-3水平的变化。运用同样方法检测不同浓度Epo预处理3 h,对20μmol/L Aβ25-35作用24 h所致细胞活力、细胞形态以及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改变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24 h后,SH-SY5Y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10 UEpo预处理可明显抑制Aβ25-35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Hoechst 33258核染色发现10 UEpo预处理可明显减轻Aβ25-35诱导的细胞凋亡现象(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10 U Epo可显著抑制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P<0.05)。结论Epo通过抑制Aβ25-35引起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而对其诱导的细胞凋亡发挥保护作用。本实验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探讨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对126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并比较不同Hoehn&Yahr分级组及病程组帕金森非运动症状项目数差异。结果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总发生率97.6%,其中便秘的发生率最高为89.7%,其次为失眠(74.6%)及小便后仍频繁想要小便(71.4%)等,且发生非运动症状项目数随病程的延长及病情的加重而增加。结论便秘、失眠及小便障碍为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病程越长、病情越重发生非运动症状的项目数越多。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对以疼痛症状为主焦虑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8例以疼痛症状为主焦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口服常规抗焦虑药物;治疗组35例,在口服抗焦虑药物的同时,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疼痛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2组疗效作对比。结果2组治疗前后 HAMA评分和VAS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4.29%,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rTMS)治疗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焦虑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凝聚态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细胞随机分为20 μmol/L Aβ25-35处理不同时间组(0、30 min以及1、3、6、12、48 h)、20 μmol/L Aβ25-35+不同浓度的BDNF(20、50、100 ng/mL)处理组、单独Trk B受体抑制剂K252α(200 nmol/L)处理组、20 μmol/L Aβ25-35+50 ng/mL BDNF处理组、K252α(200 nmol/L)+20 μmol/L Aβ25-35+50 ng/mL BDNF处理组.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的活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PC12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 20 μmol/L的Aβ25-35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活力均明显下降,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趋势(P<0.05);不同浓度的BDNF(20、50、100 ng/mL)预处理后均可明显抑制 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细胞活力下降(P<0.05); 20 μmol/L的Aβ25-35可诱导PC12细胞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P<0.05),50 ng/mL的BDNF可明显抑制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的增高(P<0.05),Trk B受体抑制剂K252α(200 nmol/L)预处理后,50 ng/mL的BDNF对20 μmol/L的Aβ25-35诱导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高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BDNF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Trk B结合而实现.  相似文献   
27.
尼美舒利对Alzheimer's大鼠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Alzheimer's病(AD)炎症病理模型,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尼美舒利在AD防治中的作用.方法:2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β淀粉样蛋白(Aβ)组、Aβ 羧甲基纤维素钠组、Aβ 尼美舒利组、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前3组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立体定向注射Aβ造AD模型,假手术组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Aβ 尼美舒利组采用尼美舒利(2.5g/L)灌胃治疗,Aβ 羧甲基纤维素钠组给予50g/L羧甲基纤维素钠.4周后各组大鼠均作Y型迷宫测试观察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Bcl-2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Aβ组、Aβ 羧甲基纤维素钠组和Aβ 尼美舒利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GFAP及Bcl-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与Aβ组及Aβ 羧甲基纤维素钠组相比,Aβ 尼美舒利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GFAP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Bcl-2阳性细胞数增加(P均<0.05).结论:在体条件下尼美舒利通过抑制胶质细胞增生及细胞凋亡等机制对AD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诱导型环氧和酶(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白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治疗组,后2组大鼠采用持久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造成慢性脑缺血及白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术后24 h以尼美舒利(6 mg/kg)每d灌胃,对照组和缺血组以同等量的0.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30 d.各组于30 d后做病理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及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阳性轴突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组皮层下白质有神经纤维和髓鞘溃变,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β-APP免疫阳性轴突明显增多;治疗组以上变化明显减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美舒利对慢性脑缺血后白质的损伤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及MDA、SOD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 :假手术组 ;B组 :缺血组 ;C组 :缬沙坦治疗组。术后 12周测定其认知能力及脑组织MDA、SOD含量。结果 C组较B组认知障碍明显改善 (P <0 0 1) ,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 ,SOD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清除自由基 ,并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毒达情况,为进一步开展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bFGF真核表达-载体导入MSCs,并于转染后18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转染后18h的M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片状荧光,说明转染成功。MSCs有望成为bFGF基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