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索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所以党和国家大力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是怎样创新,从目前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创新的方法。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只是学新、仿新,例如有的请专家讲授方法,有的观摩优秀教师的讲课,学习其先进方法,有的对有关优秀教案用资金“买方法”等等。并且,根据有关调查表明,学仿的这些方法很少有用得很好的。面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许多教师感到困惑、迷茫。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教学方法也是如此,它不是孤立的东西,涉及到教学的许多方面,与教育观念、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目标等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正确认识、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随着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加,传染病的预防已不再是简单的某个地区或某个国家进行预防,现已扩大至全球.人们记忆犹新的SARS至今仍让人后怕.传染性疾病的特点是来势凶猛,危害性大,传播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等,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笔者现就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3.
通过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达到再灌注是即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处理措施。尽管缺血区的血流复灌对心肌的挽救具有重要意义,再灌注本身可能导致缺血损伤基础上的进一步心肌损伤。目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和细胞机制的更深理解以及心血管系统基因操作工具的利用,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性。为了提高人类血管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基因转导载体,基因递送技术和有效治疗基因的鉴定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观察分析近两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左心室造影,之后建立动静脉轨道,将封堵器送入右心系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心律失常ECG变化。结果 6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其中2例患者术后24 h内出现短暂的结性心律、1例患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其中38例患者术后即实现室间隔水平残余分流消失,其余22例患者术后1 d后达到上述效果;所有患者6个月随访显示缺损均完全闭塞,其中2例患者术前轻度主动脉伴返流无改善,1例轻度二尖瓣返流无变化,术前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返流均消失;60例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心内膜炎,并发症率为5%;患者2年内存活率为100%。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远期效果良好,能够延长患者生命,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证据表明,分布在肾脏和心血管组织的交感神经对水钠排泄和血压的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异常会导致盐敏感性增高和高血压的发展.同时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发现肾脏和血管系统也分布有感觉神经纤维,提示这些感觉神经可能参与心血管系统稳态的调节,但具体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比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44例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和冠脉造影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超声诊断相比,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准确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能客观准确地诊断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是可靠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调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对于易患感冒、体质弱老年人的影响。方法收集96例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接受流行性感冒疫苗前后感冒次数、感冒程度。结果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后1年感冒35例(36.46%)明显低于前1年感冒85例(8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可减少感冒发生次数,降低感冒程度。  相似文献   
38.
亚急性甲状腺炎属于内科疾病 ,是一种以甲状腺的弥漫性亚急性坏死为病理特征并伴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内分泌疾病 ,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有关 ,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因其临床症状不十分典型较易误诊。三年来 ,我科误诊 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例病人中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2 0~ 46岁 ;咽痛 4例、颈痛 2例 ,发热 4例。检查 :甲状腺肿大 1例 ,误诊为急性咽炎 3例 ,急性扁桃体炎 1例。均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中药治疗 10~ 2 0d后才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1 2 实验室检查  ( 1)血沉增快 ;( 2 )…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达比加群酯在房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房颤行PCI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Fib、TT、APTT、D-二聚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1年后TT、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0.00%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应用于房颤PCI术后患者,抗凝效果与华法林相当,出血事件少,且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0.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征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围产期的心理特征,及时给予适当护理干预。方法对64例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进行观察,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64例高龄初产妇中顺产16例,剖宫产48例,无死亡病例及产后抑郁症发生,母子健康。结论掌握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高龄初产妇负面情绪,减少产后抑郁症和降低围生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