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6例早、中期A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出院后不施加任何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包括对病人及家属进行AD疾病知识及护理知识的宣教、家居安全护理指导、心理护理及情感支持、康复训练指导及遵医行为指导等.两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测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病人SF-36综合评分为570.1分±141.9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 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早、中期AD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2.
干细胞移植定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干细胞具备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米源,还可以解决免疫排斥的难题.胰腺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或使用药物增加胰岛β细胞再生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但尚需深入研究胰岛的发育和分化机制,这样才能从中获得信息用于诱导胚胎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程序性、针对性应用诱导因子以取得更高的分化率,获得更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43.
1资料和方法1.1对象。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180人,年分20~40岁,停经天数35~65夭,经尿HCG测定及B起检查,均为孕龄<49天的宫内妊娠。1.2方法。1.2.1药物流产前B超检查:应用日本东芝SSA-90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SMHZ,在磅眈充盈后,显示于它的各切面,探查妊娠束,测三个经’线。求其平均值。按妊娠束平均直径(cm—0·702X团经周数一2.543推算孕龄。)49天孕龄的妊娠束平均直径为2.34cm,凡妊娠束平均直径<234cm者,作为药物流产适应证。1.2.2药物流产后B超检查:根据妊娠束是否排出及明道流血时间的长短,将病人分… 相似文献
44.
左旋精氨酸刺激试验评价遗传背景对正常糖耐量者和初诊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遗传背景对左旋精氨酸(L-ARG)刺激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201例L-ARG刺激前后胰岛素值,其中有家族史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FH+DM)61例、无家族史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FH-DM)55例、有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31例、无家族史正常糖耐量者(FH-)54例.以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 校正性别、年龄、BMI后,(1)糖尿病组(FH+DM和FH-DM)TC、TG、空腹血浆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FH+和FH-),胰岛素峰值倍数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P<0.05;(2)4组胰岛素均2 min达分泌峰值,4 min开始下降;(3)FH+组胰岛素峰值倍数较FH-组下降20.8%,分别为7.27与9.18倍,P<0.05;(4)FH+DM组2 min胰岛素分泌峰值、HOMA-IR、患病年龄明显低于FH-DM组(P<0.05),两组峰值倍数分别为5.18与5.31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H+DM组胰岛素峰值倍数较FH-组下降了 43.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早期,尽管胰岛素抵抗表现不显著,遗传背景却使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减退;而无遗传背景者,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下降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成熟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组),再灌注组采用Longa法造模.2组按造模/手术后不同观察时间分为0h、3h、6h、9h、12h、24 h、48 h、72 h、1周、2周10个亚组,每亚组5只.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中BNP表达情况及病理变化. 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细胞周围水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再灌注组大鼠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造模48 h后大鼠水肿及BNP表达达到高峰. 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BNP表达增高,考虑脑水肿为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联合中药外治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12例确诊尖锐湿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6例。在进行微波皮损治疗后,研究组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中药外洗,对照组采用光动力疗法,对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51%,高于对照组的77.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21%,低于对照组的13.4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4例和13例光照部位有轻微红肿,两组均未见溃疡、溃烂等不良反应。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中药外治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具有较好依从性,不良反应较小,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检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另随机选取门诊健康体检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酸、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尿酸水平平均(498.7±112.5)μmol/L,高于体检组的(369.8±67.9)μmol/L(P0.05),60例慢性心力衰竭组中尿酸超过正常范围者48例。随着心功能恶化尿酸则逐渐升高(P0.05),尿酸升高比例增加(P0.05);尿酸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r=0.68,-0.46,P0.05)。结论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可反映患者心力衰竭情况,为临床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