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及曲美他嗪。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83.33%( P <0.05);观察组治疗后6m in步行距离为343.17m±33.58m ,高于对照组的303.21m±30.53 m ,观察组 NYHA分级为(1.43±0.28)级,低于对照组的(2.02±0.32)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曲美他嗪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3例恶性腹膜问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3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均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腹膜间皮瘤,并行腹腔内化疗,均有腹水消退,1例74d后死亡,2例目前病情稳定。结论恶性腹膜问皮瘤诊断主要依靠腹膜穿刺活检、腹腔镜活检及剖腹探查活检,应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进而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及确诊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描述青岛市2014-2018年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为脑卒中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证据。方法 发病和死亡病例来源于“青岛市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监测系统”。使用2000年全国人口进行计算标化发病和死亡率,计算年化百分比(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4-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脑卒中发病104 031例,脑卒中的粗发病率为261.4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26.19/10 万;死亡42 751例,粗死亡率为107.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8/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发病率:289.25/10万和234.15/10万;死亡率:116.32/10万和98.73/10万。均为P<0.001),农村高于城市(发病率:269.08/10万和235.44/10万;死亡率:123.82/10万和51.37/10万。均为P<0.001)。男、女发病率APC分别为3.46%(P=0.991)和3.36%(P =0.820)。男性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为1.01%(P=0.008)。发病和死亡的类型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72.95%、56.14%),发病和死亡的季节以春冬季为主(26.35%、30.05%)。结论 脑卒中是影响青岛市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加强脑卒中防治网络建设,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检测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另随机选取门诊健康体检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尿酸、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尿酸水平平均(498.7±112.5)μmol/L,高于体检组的(369.8±67.9)μmol/L(P〈0.05),印例慢性心力衰竭组中尿酸超过正常范围者48例。随着心功能恶化尿酸则逐渐升高(P〈0.05),尿酸升高比例增加(P〈0.05);尿酸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r=0.68,-0.46,P〈0.05)。结论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可反映患者心力衰竭情况,为临床提供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142例初次人院的CHF患者Hb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随访1年,对比在随访期间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结果 贫血发生率36.6%,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P<0.05),贫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在随访期间,贫血组的死亡率比非贫血组提高了3倍,平均住院次数增加了近2倍,平均住院时问也增加了30%,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相比,死亡率、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贫血在CHF患者中常见,对CHF患者,Hb水平降低或贫血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6.
氯丙嗪致恶性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者,女,16岁。因口服氯丙嗪40片后神志不清3d入院。患者3d前与家人吵架后口服氯丙嗪40片,被家属发现时昏迷不醒,小便失禁,发现9h后送至当地医院,予洗胃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将进口原装造价高的稀释液和缓冲液用自行配制的稀释液和缓冲液替代。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用原装配套的质控品检测原装和自配稀释液及缓冲液。结果 质控结果显示原装和自配稀释液和缓冲液无显著差别。结论 可用自配的稀释液和缓冲液替代进口原装产品。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9例稳定型心绞痛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琥珀酸关托洛尔缓释片每天一次;对照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对比观察两组用药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0.0%,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6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ST段恢复达到70.0%,对照组为51.7%,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我国曾是结直肠癌的低发区,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环境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变化,结直肠癌疾病负担越来越严重.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青岛市结直肠癌死亡的地理分布和变化趋势,确定青岛市结直肠癌的重点防治区域.方法 从青岛市死因监测系统获取2008-2012年各个登记点的结直肠癌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地域趋势面分析以及残差值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青岛市结直肠癌死亡4 058例,其中男2 388例,女1 670例;粗死亡率为10.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8.13/10万,结直肠死亡率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3∶1;死亡率明显有城乡差异,城市高于农村,城乡死亡粗率比为2.33∶1;青岛市男、女性结直肠癌死亡率地区分布有明显的趋势性(男R2=0.559 5,P=0.025 0;女R2=0.704 0,P=0.004 2),男女性结直肠癌死亡趋势均由西北往东南逐渐升高.通过残差值分析,原市北区、原四方区、李沧区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残差值明显高于正残差值界值,即墨市男女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残差值均低于负残差值界值.结论 青岛市结直肠癌的死亡水平稍高于我国的平均死亡水平,存在地区差异,东南部地区是结直肠癌重点防治区域.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青岛市跌倒/坠落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市2010-2011年伤害监测数据库中54 648名跌倒/坠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跌倒/坠落是青岛市伤害发生的首要原因,占所有伤害的29.4%。跌倒/坠落的男女性别比为1.68∶1,主要发生在25~64岁年龄组(69.9%)。其中男性以25~44岁年龄组居多(34.8%),女性则以45~64岁年龄组居多(29.7%)。跌倒/坠落的发生地点以家中(34.2%)为主,主要发生在休闲活动、有偿工作和家务/学习时。结论跌倒/坠落是青岛市首位伤害类型,应根据其特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