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3245例胆石症手术患者医疗费用动态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胆石症患者医疗费用的动态变化,重点着眼于研究其手术治疗医疗费用的平均水平。方法 典型调查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不同付费方式费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年度上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结论 在住院人数增加的同时,胆石症手术治疗的医疗费用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2.
一部是以SARS为原型的美国大片《传染病》,让看过的观众唏嘘不已。影片中疾病袭来后医院中的死亡气息,街道上空无一人的肃杀情景,简直就是几年前SARS灾难的重现,让人们再次体会到现代社会里传染病的威力。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ASAⅠ~Ⅱ级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C组)、D1组和D2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诱导后D1组和D2组分别以0.3和0.5μg/(kg·h)静脉泵入盐酸右旋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C组不做处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后(T2)、关胸(T3)、术后24h(T4)测定动脉血压分压,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于T1、T2、T3时计算肺有效顺应性;于T0、T3、T4时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人肺表面活性特异蛋白D(SP-D)。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3组的动脉血氧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均升高(P<0.05);与T1比较,T3时C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均升高(P<0.05)。与C组相比,D1组和D2组在T3时TNF-α和SP-D的含量降低,其中D2组降低幅度小于D1组(P<0.05)。结论:盐酸右旋美托咪定能够抑制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气管镜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修正非小细胞肺癌术后1年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1年CT检查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结果 36例患者共穿刺46组淋巴结,其中淋巴结穿刺结果阳性者为31组,淋巴结穿刺阴性者为15组。22例患者确诊为术后纵隔淋巴结活检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1.11%(22/36)与67.39%(31/46)。一致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镜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5.
孙政  曹杰  梁立源  杨平  张通  张伟健  唐伟镖 《广东医学》2012,33(11):1556-1559
目的探讨CCN2及APC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非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cancer,mCRC)及远处转移癌组织各30例中CCN2蛋白及AP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非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及远处转移组织中CCN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76.67%、73.33%和70.00%;而在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23.33%和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263,P=0.000);APC蛋白在非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及远处转移组织中均表现为低表达(表达率分别为26.67%、23.33%和16.67%),在癌旁组织、结直肠腺瘤、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均表现为高表达,分别为86.67%、76.67%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00,P=0.000);CCN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和肿瘤组织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P>0.05),而与肿瘤的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相关(分别为2=4.689,P=0.03;2=4.13,P=0.042);APC蛋白表达与CCN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467,P=0.001)。结论 CCN2基因是一种癌基因,CCN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系,CCN2可考虑作为诊断结直肠癌或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CCN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与APC有关,且可能受Wnt信号通路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对全麻插管术后气道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90例术前无任何呼吸道症状、无抽烟嗜好,ASA分级1~2级,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单侧乳突根治术成人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复方地塞米松组,n=30)、B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n=30)和C组(石蜡油组,n=30),在插管前气管导管前端1/3分别均匀涂抹地塞米松软膏2 g、利多卡因软膏2 g和石蜡油,手术结束病人快速苏醒,术后随访评估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A组、B组与C组相比,术后气道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A组与B组相比,咳嗽的发生率较低(P<0.05),且C组的严重咳嗽、咳痰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复方地塞米松软膏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气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7.
孙政 《海南医学》2012,23(20):64-66
目的 探讨术中B超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中对36例患者病变部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手术过程中指导手术入路、皮层进入点,明确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指导手术切除病变.结果 36例脑内内海绵状血管瘤均作显微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经术中B超辅助下准确切除病变17例.常规开颅手术19例.经B超辅助下术中颅内病变定位准确,无需探查,病变切除彻底,脑组织损伤轻微,未出现相应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结论 术中B超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无创伤定位优势,对指导颅内病变手术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热毒清锭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方法 采用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0.4%(以三乙胺调至pH 6.5)磷酸溶液系统按梯度洗脱分离测定;检测波长波长绿原酸326nm;木犀草苷350nm;延胡索乙素282nm.色谱柱;Waters Symmertry C18(4.6mm×150mm,5μm)柱.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绿原酸0.0227~0.363μg(r=0.9999);木犀草苷0.00388μg~0.0621μg(r=0.9998);延胡索乙素0.274~4.38μg(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8.6%、98.3%和98.8%.RSD依次为1.1%、1.0%和1.2%.结论 本法应用梯度洗脱和波长切换技术,将热毒清锭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延胡索乙素很好的分离,并通过波长切换技术,选择待测成分检测波长,减少其他成分的吸收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专属性,可同时测定热毒清锭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延胡索乙素含量,从而提升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AP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0、0.5、1、4μg/ml)的藤黄酸干预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分别于24、36、48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分析APC蛋白的变化.结果 1 μg/ml以上浓度的藤黄酸可以显著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效果增强,随着时间增加抑制率显著增加(P<0.01).藤黄酸浓度达到4 μg/ml时,C2/M期细胞达到54.74%;藤黄酸浓度为0、0.5、1、4μg/ml时SW480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0.17±0.08)%、(0.85±0.19)%、(7.12±1.21)%、(15.87±1.59)%.用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SW480细胞株24 h,APC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结论 藤黄酸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干扰SW480细胞周期使其阻断于G2/M期,高表达APC蛋白有可能是藤黄酸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考察藿香正气水的工艺质量,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流动相组成:纯水-甲醇(1:3),采用荧光检测方法,Exλ254nm,EMλ:390nm。实验表明,本方法重现性好,对其他组分无干扰,准确可靠。平均回收率(%);和厚朴酚为98.57±0.61(±SD),厚朴酚为96.74±1.34(±SD)。最低检测限量为1.0ng,可作为药代动力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