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脑组织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VD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并与喜德镇对照,分别于术后7d、15d、30d,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结果:于各时间点,模型组脑组织的SOD活力均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反映了自由基损伤明显,抗自由基损伤能力下降;而电针和喜德镇均可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且以电针疗效为优。结论: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可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力,减轻自由基损伤,此可能为针刺治疗VD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2.
本文探讨针刺对早老性痴呆 (AlzheimerDisease,AD)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 ,并且分析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或途径。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AD组及AD针刺组 ,分别观察针刺前后动物行为学的改变 ,并经六胺银染色观察额叶皮质及海马区老年斑 (SPs)及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的变化。结果针刺组大鼠的行为学有良性改变 ,SPs有所减少 ,而NFT的变化不明显。提示针刺对AD大鼠的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有良性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结肠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和大鼠Cajal间质细胞(IC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饲以普通饲料,其余40只在饲料中添加复方苯乙哌啶,剂量为每日8 mg/(kg·bw),连续给药120 d,40只大鼠均成功建立STC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低频电针组(频率为2 Hz)、高频电针组(频率为100 Hz)和变频电针组(频率为2 Hz/100 Hz),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分别给予相应频率的连续波电针刺激天枢、足三里和支沟,变频电针组接受相应频率的疏密波电针刺激相同穴位,每日1次,共治疗15 d.治疗后测定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结肠肌电、结肠NOS含量和结肠C-kit阳性细胞面积,以面积的数值差异来表示ICC的表达.结果:在肠道传输功能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变频电针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明显短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均P<0.05).在结肠肌电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结肠肌电振幅明显变大,频率加快(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的振幅明显缩小,频率减慢(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振幅缩小,频率明显降低(均P<0.05).结肠NOS含量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NOS含量明显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NOS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NOS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各组大鼠结肠C-kit阳性细胞面积方面,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个电针组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增加(均P<0.05);与低频电针组比较,变频电针组C-kit阳性细胞面积明显增大(P<0.05).结论:电针,特别是2 Hz/100 Hz变频电针治疗STC模型大鼠疗效肯定,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结肠肌电、结肠NOS含量和ICC表达改善其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64.
2007年3月.笔者采用皮肤针叩刺配合中药青黛散或青黛膏外用.治疗肛门瘙痒症2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尼美舒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尼美舒利释放速率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以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及泊洛沙姆188为载体,采用熔融法、溶剂法及溶剂-熔融法等制备尼美舒利固体分散体;考察载体类别及载体-药物质量比对释放的影响;配合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与电子扫描电镜(SEM)观察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尼美舒利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载体类别不同、载体-药物质量比不同,药物的释放度不同。结论将尼美舒利制成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增加尼美舒利的体外释放度。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聪智灵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组织海马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探讨聪智灵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应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反复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VD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聪智灵高剂量组、聪智灵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造模当天动物苏醒后开始治疗,灌胃给药15 d后,采用跳台法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海马组织AchE活力。结果: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成绩较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1),各用药组小鼠学习与记忆成绩较模型组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AchE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用药组小鼠海马组织AchE活性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聪智灵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组织内AchE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7.
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活动,也是医学中古老的问题之一,在临床中尤其以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愈为棘手。在促进创面的愈合方面,西医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对于创面组织修复的机理认识已有长足的进展,但是尚缺乏安全有效的加速创面愈合积极措施。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中医药促进创面组织修复的实验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8.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由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绝大多数可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肠瘘、重度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此类肠梗阻的正确诊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医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现将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李杰飞  孙彦辉 《北京医学》2011,33(5):383-385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脑胶质瘤对烷化剂的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