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离筛选驱虫斑鸠菊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式,采用溶剂法、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及柱色谱法对驱虫斑鸠菊成熟果实进行抗肿瘤化学成分的分离筛选。结果:分离并确定了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紫铆素、紫铆查尔酮、5,6,7,4’-四羟基黄酮、圣草酚,其中化合物圣草酚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获得;同时经M1Tr法测定,紫铆素和紫铆查尔酮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A375)均有抑制作用,且IC50值小于10uLg·mL^-1。结论:本文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驱虫斑鸠菊药材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背景与目的:宫颈鳞癌ⅠA1期术前诊断和处理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ⅠA1期宫颈鳞癌诊断和处理的恰当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2001年收治的30例宫颈鳞癌ⅠA1期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7例既无症状又无明显体征(23.3%)。23例行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86.9%(20/23);23例行阴道镜检查,准确率为78.2%(18/23);10例行宫颈管刮取术,4例阳性。30例患者中22例行广泛或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73.3%),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28例子宫切除标本宫旁组织均未受侵,阴道残端均无癌残留,其中8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平均切除淋巴结22枚,均为阴性,两例锥切标本切缘干净;术前诊断与最后诊断符合率为56.7%(17/30)。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17~111个月),均无复发。结论:ⅠA1期宫颈鳞癌术前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诊断准确率低;冷刀锥切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又可作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ⅠA1期宫颈鳞癌患者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市传染病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62例淋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实施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31例(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诱导后(T2)、切皮时(T3)、清除病灶期间(T4)、术毕卧床(T5),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追加药物情况、麻醉维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2.26%(P <0.05);术后2 h、6 h、12 h、24 h,观察组舒适度评分、卧床和活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淋巴结结核手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苏醒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现象,追加药物情况较少。  相似文献   
104.
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ART)中的应用是一种整体的调节。其中,ART术前预处理、ART术中配合及ART术后预防等各个环节都是制约ART成功的关键。在西药基础上辅以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在提高卵巢储备功能、改善精液质量、诱导排卵、提高移植成功率、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endometrial receptivity,ER)及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 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等方面均有较为肯定的疗效[1]。本文针对ART的各个环节,总结了中西医结合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5.
运动与免疫研究的某些国外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二十年来,免疫学发展迅速,运动与免疫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运动引起的淋巴细胞亚群变  相似文献   
106.
简易CT定位法脑内小病灶切除杨全祥,张延庆,陈德勤,任宪军,孙新海,孙力,刘如恩,伦学庆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简易CT扫描定位法切除脑内小病灶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1岁,病程半个月~5年。临床表现癫痫发作15例,头痛16例,呕...  相似文献   
107.
我科自1986~1994年共检查斜颈病人2500例,现将检查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682例,女818例,男女比约2∶1。5岁以下的小儿586例,5~18岁1270例,18岁以上的644例。肌性斜颈2171例(占86.84%),骨性斜颈78例(占3.12%),神经性斜颈228例(约占9.12%),继发性斜颈、代偿性斜颈及相关性疾病(颈椎病等),所致的斜颈少见,共23例,(占0.92%)。 2 投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蓝萼乙素(GLB)对两种宫颈癌细胞株HeLa、SiHa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HeLa、SiHa细胞分别种植至BALB/C nu裸小鼠右大腿根部背侧皮下,建立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约为0.1 cm3时,于第10天将HeLa组随机分为4组,第14天将SiHa组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5只;经腹腔注射给药,HeLa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只、10%乙醇0.4 mL/只、GLB 0.15μmol/g 0.4 mL/只和0.20μmol/g 0.4 mL/只,隔日1次,共20 d;SiHa组给予生理盐水0.4 mL/只、10%乙醇0.4 mL/只、GLB 0.18μmol/g 0.4 mL/只和0.24μmol/g 0.4 mL/只,隔日1次,共20 d.腹腔注射给药的同时,隔天用标准体重秤称量体质量并做好记录,每隔2d专人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移植瘤的最大长径和短径,至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前,眼球取血,测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化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变化;通过移植瘤生长抑制试验,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PTEN、Beclin 1、LC3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进一步检验相关蛋白变化.结果 裸鼠处死后,HeLa、SiHa组中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标志物较生理盐水组、10%乙醇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和10%乙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移植瘤组织出现凋亡、坏死改变;HeLa和SiHa组心肝脾肺肾均未发现转移瘤细胞;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法结果示:GLB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肿瘤组织PTEN、Beclin 1及LC3蛋白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和10%乙醇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B对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Beclin 1、LC3的表达,诱导细胞自噬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孙力 《医学信息》2008,21(1):89-89
中医药科技查新为中医药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科研项目在立项前,首先要全面、准确地了解项目在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情况.查新人员以文献检索为基础,经综合分析对比,以对其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进行相关调查与评估,出具有根据、有分析、有对比的报告,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开发提供可靠、丰富的信息等,对避免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具有重要意义.不合格的查新报告将会影响课题申报,影响成果鉴定与评奖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而科技查新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查新报告质量的优劣,与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0.
新生儿脓疱性-过性黑变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20天.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5kg,Apgar评分10分,脐带绕颈1周,无早破水及羊水污染,母孕期健康.生后即发现全身散在脓疱疹,以下腹部、外阴部及背部为多.生后24h之后由我院产科母婴室转入新生儿室.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查体:T 36℃,P 120/Min,R 40/min,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异常,新生儿生理性反射存在.皮肤科情况:头皮、颈部及躯干、四肢、外阴部散在小米粒或黄豆大小的指甲盖样脓疱疹,部分糜烂,大部分已结成黑痂,并有少许新鲜疱疹,内含黄色透明样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