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4篇 |
免费 | 204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篇 |
儿科学 | 29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150篇 |
口腔科学 | 58篇 |
临床医学 | 681篇 |
内科学 | 426篇 |
皮肤病学 | 62篇 |
神经病学 | 126篇 |
特种医学 | 10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333篇 |
综合类 | 1272篇 |
预防医学 | 518篇 |
眼科学 | 28篇 |
药学 | 572篇 |
8篇 | |
中国医学 | 658篇 |
肿瘤学 | 8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61篇 |
2020年 | 120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14篇 |
2011年 | 290篇 |
2010年 | 257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265篇 |
2006年 | 242篇 |
2005年 | 202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64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82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102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9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靶向联合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靶向联合化疗对EGFR基因不同突变位点患者的疗效差别。方法选择安徽省胸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确诊的64例EGFR基因检测阳性的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靶向联合化疗组(33例)与常规化疗组(31例),同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按照其基因突变位点不同分为3个亚组(19外显子突变组、21外显子突变组、20外显子突变组)。靶向联合化疗组患者采用EGFR受体酪氨酸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常规化疗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卡铂/顺铂治疗。比较两治疗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并对靶向联合化疗组不同位点远期疗效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靶向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常规化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靶向联合化疗组中,不同外显子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之间靶向联合化疗的生存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EGFR基因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未见增加。不同位点基因突变患者接受靶向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2.
肝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病因分析和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发生胆汁淤积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1年5月本院实施的22例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肝脏移植术后发生胆汁淤积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本组发生胆汁淤积的病因包括:术后早期肝内胆汁淤积45%(n=10),急性排斥反应62%(n=18),胆道并发症55%(n=12),血管并发症45%(n=10),感染并发症86%(n=19),药物毒性反应36%(n=8)以及原发症复发23%(n=5)。结论:肝脏移植术后胆汁淤积的病因较多而复杂,各种因素常同时并存或相继出现,故临床上出现胆汁淤积应首先进行病因鉴别。其中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胆道并发症是术后发生胆汁淤积的主要因素,血管并发症所致的胆汁淤积必须重视,尤其是肝脏流出道梗阻是一种容易忽视的原因。此外感染与胆汁淤积有明显相关性,其中CMV感染必须早期防治。对胆道并发症和血管并发症介入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3.
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合并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病变间隙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对策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0年11月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的255例腰椎问盘突出症的CT片,测量其形态上呈小关节内聚改变的47例腰椎CT片数据,制定统一标准选择病例。并依据1994年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组制定的手术疗效标准,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随访45例,优34例,良l0例,优良率97.8%。结论 合理选择适应证,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合并病变间隙小关节内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4.
空心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环损伤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骨盆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对48例不稳定骨盆环损伤患者,分别行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术。按Tile分型:B1型4例,B2.1型8例,B2.2型10例,B3型4例,C1型11例,C2型7例,C3型4例。39例前后环损伤均固定,4例仅固定前环损伤,5例仅固定后环损伤。以术前骨盆的三位x线片(前后位、入口位及出口位)及CT片判断骨盆的稳定性及移位情况,术后以x线片及CT片评估复位情况及螺钉位置准确性。结果:手术时间15~95min,平均55min。术中出血量15~150ml,平均60ml,术中及术后无输血。48例患者共植入空心钉157枚,每人2~8枚,平均3.3枚。术后行骨盆CT检查42例(共植入135枚空心钉),发现123枚空心钉位置准确,占91.11%;7枚空心钉因偏向或超长而侵入盆腔或髋臼(但均〈0.5em);5枚位置偏差干扰骶管或骶孔,但均未引起任何症状。随访8~49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骨盆环移位复位满意,所有骨折均Ⅰ期愈合。40例恢复原工作,4例末次随访时尚处康复期,其余4例因坐骨神经损伤或下肢截肢而不再工作。参照Lindahl改良的骨盆损伤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5例,良10例,可3例,平均得分78.7分。结论:在对骨盆环及其毗邻血管神经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透视引导,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环损伤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5.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均在C臂X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平均8(3~15)个月,骨折均愈合。克氏针松动9例,脱出3例,针孔感染4例。无神经损伤、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Akt表达载体,观察其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和定位及其对(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切法将Akt重组于GFP表达载体pEGFP-C1中,经酶切序列鉴定后,将该重组质粒GFP-Akt及GFP空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转染骨髓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率及在细胞中分布.分别采用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EGFP-C1和pEGFP-C1/Akt转染MSCs后蛋白和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GFP-Akt基因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确认构建成功,并在鼠MSCs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pEGFP-C1转染后,绿色荧光均匀分布于细胞中,而pEGFP-C1/Akt转染后,绿色荧光分布于胞质中;与未转染组比较,pEGFP-C1转染组Akt mRNA和蛋白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EGFP-C1/Akt转染组Akt mRNA和蛋白及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成功构建GFP-Ak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在鼠MSCs中表达;并可诱导AktmRNA及蛋白和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我院自 1988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对 4 12例锁骨骨折病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12例中男性 2 98例 ,女性 114例 ;年龄 14~ 6 7岁 ,平均 32 5岁。骨折类型 :横形 14 3例 ,斜形 10 3例 ,粉碎性16 6例 ,其中开放性骨折 12例 ,余为闭合性骨折 ,新鲜骨折383例 ,陈旧骨折 2 9例。骨折部位 :中 1/ 3段 30 7例 ,中外 1/3段 92例 ,内 1/ 3段 13例。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87例 ,高处坠落伤 5 8例 ,摔伤 4 2例 ,重物压伤 2 2例 ,机器伤 3例。合并伤 :血气胸 11例 ,四肢骨折 132例 ,臂丛神经损伤 2例… 相似文献
6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总结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0年 2月至2 0 0 0年 11月间对 12 1例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多间隙突出 4 6例 ,巨大中央型突出 2 1例 ,小关节内聚明显者 4 7例 ,游离脱出 8例 ,明显钙化 2 6例 )。行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随访 3~ 10个月 ,手术优良率95 %。结论 :应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9.
复方丹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于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6只,体重200~250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4只,脊髓损伤后复方丹参处理组(A)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各16只,损伤后不同时间点(12h、1d、3d、5d)处死大鼠,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阳性细胞。免疫印记分析法,检测细胞内NF-κB的活性变化。结果HE染色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A组轻于B组。免疫组化免疫印记分析A、B2组均发现NF-κB表达,且NF-κB表达为B组大于A组。结论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后,复方丹参可以抑制NF-κB的活性表达,对减轻NF-κB介导的炎性反应起到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0.
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肾脏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肾脏实性占位进行术前定性诊断,1995年6月~1999年12月我们对18例患者因影像学检查难以定性的肾脏实性占位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帮助术前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