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和传统开胸在连枷胸手术内固定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路桥院区59例连枷胸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内固定(腔镜组,28例)和传统手术内固定(传统组,3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恢复等指标.结果 全组59例均临床愈合.腔镜组2例术中发现胸腔内活动性出血转开胸手术.所有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良好,出院3个月CT复查胸廓无明显畸形,无对内固定材料有排异不适等需取出.手术时间腔镜组(1.6±0.6)h、传统组(2.7±0.5)h,术中出血量腔镜组(166±37)ml、传统组(209±41) 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腔镜组(4.8±1.6)d、传统组(8.3±3.4)d,疼痛缓解时间腔镜组(8.5±2.1)d、传统组(12.4±1.8)d,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腔镜组(9±4)h、传统组(65±12)h,腔镜组肺不张发生率16.7% (3/28),传统组35.5%(11/31),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或P<0.01).术后1年随访,腔镜组恢复正常劳动能力18例(64.3%)、传统组4例(12.9%);腔镜组恢复生活能力23例(82.1%)、传统组16例(51.6%),腔镜组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胸膜外内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方面改善均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12.
孔敏 《包头医学》2011,35(1):40-41
目的:阐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相关患者进行观察。结果:腹腔镜胆囊手术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且美观等优点,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此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外科手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中药1号长皮膏治疗烧伤患者断层供皮区创面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中药1号长皮膏治疗烧伤患者断层供皮区创面21例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上海200011)孔敏,吴自萍,毛文贤为了能使烧伤患者在供皮区创面换药时减轻痛苦,让创面尽早愈合,我们采用中药1号长皮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患者,均系全身...  相似文献   
14.
全膀胱切除手术体位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90%以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80%以上为浅表肿瘤,经初次治疗后复发率达70%.且有10%~20%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手术是治疗有肌层浸润膀胱癌的金标准,也是许多无肌层浸润但有高危进展患者的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3例患者采用分层(疾病分期)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63例(急性期18例,急性后期45例)和对照组60例(急性期17例,急性后期43例);两组各期均给予醒脑静20ml静脉滴注,治疗组同时加用针刺疗法。分别观察治疗后两组肢体功能和智能恢复的效果。结果急性期(0~14d):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Brunnstrom偏瘫积分、ADL指数、lovett肌力分级指数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后期(15d~180d):治疗组治疗后病情、临床症状、Brunnstrom偏瘫积分、lovett肌力分级指数、MMSE积分等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针刺早期干预急性期缺血性中风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同时针刺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②针刺能够改善急性后期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培养出的P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分离出PA 439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咽喉、尿液及脓液,分别占79.17%、 8.20%、 6.61%和4.78%;PA的检出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综合I科、神经内科和泌尿外科,分别占27.11%、23.69%、10.71%和9.11%;2013-2015年,PA对氨曲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呈增加趋势,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先降后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对其他常用抗PA抗菌药耐药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PA的检出来源主要为痰标本,临床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PA对部分临床使用强度较高的抗PA抗菌药物耐药率有增加趋势,且耐药率的升高滞后于使用强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老年人中,生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变,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易引发多种疾病。临床上联合用药普遍较多,极易在体内蓄积,药物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药源性疾病。如何做到老年人用药更加安全、合理、有效。我们在临床上采取以下护理对策。1资料与方法采取试点调查法,从药房调取2010年3月1日在我院内科系统病房住院的360例患者的口服摆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家庭类型及父母因素对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1—03/05抽取济南市某社区的中学生2392名,年龄12~16岁,初中生1919名,高中一年473人。将符合Achenbach诊断标准中有行为问题的250人作为有行为问题组,初中生207人,高中一年级学生43人,平均年龄(14&;#177;1)岁。将不符合Achenbach诊断标准无行为问题的中学生2142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4&;#177;1)岁。应用自编的相应因素问卷(包括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性格、父母关系、家庭类型、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因素,儿童出生时情况、生长发育、疾病史、父母教育方法、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等因素)对与中学生行为问题相关的因素:缺陷家庭情况、父亲文化程度及酗酒情况、父亲性格、母亲精神疾病、教育方式、与父母关系、孕期不利因素、颅脑损伤、受惊吓等情况进行调查。要求儿童父母到学校填写每份问卷,填写前首先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后,逐项填写,共填写1h左右。中学生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危险性分析。结果:中学生2392人均完全问卷调查并进入结果分析。①作为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受惊吓、缺陷家庭、有颅脑损伤史、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酗酒、母亲教育方式为又打又骂、父亲为文盲、与父母双方关系都不好、有孕期不利因素、父亲性格内向,OR依次为14.79,9.73,9.30,8.16,7.35,7.08,4.57,3.67,3.13,2.18,1.93,P均〈0.01。②在诸多家庭因素中中学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随父亲文化程度降低、父亲性格趋于内向、教育方式趋于不当和与父母关系变差而升高(趋势x^2=16.62,8.60,48.18,34.85,P〈0.01)。结论:①受惊吓、缺陷家庭、有颅脑损伤史、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酗酒、母亲教育方式为又打又骂、父亲为文盲、与父母双方关系都不好、有孕期不利因素、父亲性格内向是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受惊吓危险性最高,父亲性格内向相对最低。②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随父亲文化程度降低、父亲性格趋于内向、教育方式趋于不当和与父母关系变差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家庭类型及父母因素对中学生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1-03/05抽取济南市某社区的中学生2 392名,年龄12~16岁,初中生1 919名,高中一年473人.将符合Achenbach诊断标准中有行为问题的250人作为有行为问题组,初中生207人,高中一年级学生43人,平均年龄(14±1)岁.将不符合Achenbach诊断标准无行为问题的中学生2 142人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4±1)岁.应用自编的相应因素问卷(包括父母职业及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性格、父母关系、家庭类型、母亲孕期及围产期因素,儿童出生时情况、生长发育、疾病史、父母教育方法、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等因素)对与中学生行为问题相关的因素缺陷家庭情况、父亲文化程度及酗酒情况、父亲性格、母亲精神疾病、教育方式、与父母关系、孕期不利因素、颅脑损伤、受惊吓等情况进行调查.要求儿童父母到学校填写每份问卷,填写前首先说明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后,逐项填写,共填写1 h左右.中学生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危险性分析.结果中学生2 392人均完全问卷调查并进入结果分析.①作为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危险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受惊吓、缺陷家庭、有颅脑损伤史、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酗酒、母亲教育方式为又打又骂、父亲为文盲、与父母双方关系都不好、有孕期不利因素、父亲性格内向,OR依次为14.79,9.73,9.30,8.16,7.35,7.08,4.57,3.67,3.13,2.18,1.93,P均<0.01.②在诸多家庭因素中中学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随父亲文化程度降低、父亲性格趋于内向、教育方式趋于不当和与父母关系变差而升高(趋势x2=16.62,8.60,48.18,3 4.85,P<0.01).结论①受惊吓、缺陷家庭、有颅脑损伤史、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酗酒、母亲教育方式为又打又骂、父亲为文盲、与父母双方关系都不好、有孕期不利因素、父亲性格内向是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其中以受惊吓危险性最高,父亲性格内向相对最低.②中学生发生行为问题危险性随父亲文化程度降低、父亲性格趋于内向、教育方式趋于不当和与父母关系变差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与开放食管癌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腔镜组(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组,32例)及开放组(经右胸、上腹及左颈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手术组,29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5及10天测定肺通气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气分析,记录术后第1~5天疼痛评分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FEV1、FVC及血气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5及10天,两组FEV1及FV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实测值/术前预计值作为比较参数,全腔镜组降低程度均小于开放组(均P<0.05),术后第10天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全腔镜组均高于开放组(均P<0.05).术后第1~5天疼痛评分全腔镜组均低于开放组,其中术后4d内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腔镜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手术对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相对较小,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