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NK1.1 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其调节机制。方法:腹腔注射抗小鼠NK1.1单克隆抗体(mAb)清除C57BL/6(B6)小鼠体内的NK1.1 细胞,建立NK1.1 细胞缺陷小鼠模型;用AChR CFA免疫小鼠诱发EAMG,通过Lennon等的肌无力评分标准分析各组小鼠之间EAMG的发病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应用ELISA法检测单核细胞(MNC)上清液中IFN-γ、IL-4的分泌和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AChRIgG含量;用抗IFN-γmAb中和小鼠体内IFN-γ,观察发病情况及血清中AChRIgG的含量。结果:NK1.1 细胞缺陷的小鼠同正常免疫组小鼠相比,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发病率:36%vs86%,P<0.01);免疫后NK1.1 细胞缺陷组和正常免疫组小鼠相比,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统计差异;NK1.1 细胞缺陷降低IFN-γ的表达,但是IL-4的分泌和表达无统计学意义;NK1.1 细胞缺失降低AChR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中和体内IFN-γ后,EAMG的发病率和病情严重程度均减轻,并且AChR特异性抗体减少。结论:NK1.1 细胞在EAMG发病初期发挥重要作用。在EAMG发病中,NK1.1 细胞可以使AChR特异性T细胞产生IFN-γ,增加AChR特异性抗体产生,从而加重EAMG的发病。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培养BMSCs,建立EAE动物模型,随机分为CFA组、BMSCs回输CFA组、MBP组及BMSCs回输MBP组。BMSCs回输CFA组和BMSCs回输MBP组于免疫后第6天尾静脉回输BMSCs,发病高峰期取材,全部大鼠予临床评价,检测淋巴细胞和IL-17+细胞浸润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建立BMSCs与淋巴细胞的共培养体系,观察BMSCs在封闭IL-27后对T淋巴细胞中Th17的影响。用ELISA检测大鼠血清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结果:BMSCs回输MBP组与MBP组相比,发病率降低,发病时间延后,临床评分显著降低(P<0.05),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P<0.01),IL-17+T细胞表达显著减少(P<0.01),血清中IFN-γ、TNF-α、IL-17、IL-23表达水平降低(P<0.05),IL-4、TGF-β和IL-27表达水平升高(P<0.05)。IL-27中和的BMSCs与病理性T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FN-γ和IL-23的分泌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的分泌水平降低(P<0.01),IL-17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BMSCs经静脉移植治疗可以降低EAE发病程度,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通过IL-27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EAE的靶细胞Th17产生生物学效应的。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 对医院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情况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18年1-12月发生MDRO感染的491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MDRO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DRO感染发生较高的科室为ICU、感染科(艾滋病病区)和神经外科|MDRO感染组患者年龄≥60岁、抗菌药使用种类≥3类、有基础疾病、住院时间≥10 d,以及有侵入性操作的占比均高于非MDRO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抗菌药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是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传染病医院MDRO感染的发生以ICU、感染科(艾滋病病区)和神经外科为主,其危险因素主要为抗菌药使用种类、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对重点科室和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06—2016-01我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期门诊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样本IL-1β及NSE的含量,比较实验组发病入院后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的水平。依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8),对比各组患者血清与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入院1d、3d,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5),且在发病后第3天达到高峰;发病入院后第7天,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轻微下降。轻度、中度、重度组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与患者病情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脑脊液中IL-1β及NSE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IL-1β及NSE水平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可作为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5.
出血和血栓相关的常用筛检试验项目较多,是临床上最常用、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但试验结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减少实验误差,现就实验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分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MBP68-86肽段经鼻黏膜诱导EAE模型免疫耐受中IL-17的作用机制。方法向4组Lewis大鼠鼻黏膜分别给与PBS、MBP、MBP+IL-17及MBP+IL-17~+腹腔注射Anti-IL-6,诱导免疫耐受给药5 d后,建立EAE动物模型。ELISA方法测定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IL-6、IL-17和TGF-β的含量;评估EAE临床发病情况;脊髓切片分别做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浸润及分布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中单位面积IL-17~+细胞数量;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结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IL-17组与MBP组细胞因子含量相比IFN-γ(P0.05)、IL-4(P0.01)、IL-6(P0.01)、IL-17(P0.001)、TGF-β(P0.01)有显著差异,与PBS组无差异;IL-17组、PBS组与MBP组、Anti-IL-6组相比,免疫后出现体重减轻、尾瘫、后肢瘫痪等临床表现;脊髓切片中淋巴细胞浸润面积较大且细胞数量较多、IL-17~+细胞数显著增多;淋巴结中CD4~+IL-17~+T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CD4~+Foxp3~+T细胞显著减少。结论鼻黏膜给予IL-17可以打破MBP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形成;并且IL-17是通过促进IL-6表达增加,使初始化的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增加,从而打破MBP鼻黏膜免疫耐受治疗EAE。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提高新生隐球菌的检出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55例脑脊液标本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的情况作以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墨汁染色阳性42例,革兰染色阳性38例,真菌培养阳性49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52例。结论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4种不同检验方法,笔者认为对同一份标本应联合使用3种以上方法检测,使结果互相印证,从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构建携带过表达miR181a的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使基因修饰后的BMSC持续高水平表达miR181a。方法:将miR181a质粒与三种助转质粒PRSV,PRRE,VSVG共同转染进293T细胞中,构建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