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为探讨儿童智能发育不全的动态脑电图(AEEG)变化与智商发育的关系,分析16例智能发育不全患儿的AEEG,结果发现AEEG正常8例,异常8例;智商测定:智力偏低4例,愚鲁5例,痴愚7例。说明AEEG检测和智商测定对评估儿童智能障碍的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儿童脑电图     
一、儿童脑电图的特征儿童脑电图(children’s electroencephalogram)的特点主要是显示年龄的差异。儿童的脑部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脑电图也不断成熟,儿童年龄阶段的不同,其脑波正常变化的范围也不同。因此在阅读儿童脑电图时,应特别注意年龄特点和生理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各类癫痫临床发作时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演变过程,提高癫痫分类的准确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对125例癫痫临床发作时间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发作时癫痫组动态脑电图异常84例(98.8%),痫样放电82例(96.4%),可疑癫痫组异常21例(52.5%),痫样放电7例(17.5%)。结论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比任何其它方法都优越,特别是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临床分析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肺炎克雷伯菌所致婴幼儿发病动态与流行趋势,探索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取腹泻患儿新鲜大便,送作细菌培养,从中筛查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从大便培养阳性的1005例病例中,筛查出肺炎克雷伯菌322例,占32%,居同期病原菌之首。年龄均在3岁以下,其中以内婴儿占71.7%,夏秋季为发病高峰。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人体肠道正常寄居菌之一,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致婴幼儿腹泻,成为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发病的流行因素与年龄.免疫力、季节、喂养方式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几年来,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提请临床儿科医生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6.
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AEEG)的变化特征.方法本文对316例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作时癫(癎)组162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49例(30.25%),异常为113例(69.75%);在临床诊断可疑癫(癎)的154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110例(71.43%),异常44例(28.57%).癫(癎)组与可疑癫(癎)组临床发作时癫(癎)样波的发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53.56,P<0.001).结论AEEG因大大增加了描记时间而使EEG阳性率明显提高,临床发作与同步的AEEG痫样波的发放对癫(癎)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许多非(癎)性发作性疾病与癫(癎)发作的鉴别诊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癫癇临床发作症状控制后,常规脑电图(REEG)和动态脑电图(AEEG)随访意义及脑电图(EEG)的异常情况。方法:采用SOLAR ROVER-8型AEEG仪,对2000至2005年随访的癫癇大发作临床发作控制后的86例患者,进行REEG和AEEG的监测。结果:REEG正常69例(80.%),异常17例(19.8%)。癇样波1例(5.9%),非特异性异常16例(94.1%)。AEEG正常36例(41.9%),异常50例(58.1%)。癇样波11例(22.0%),非特异性异常39例(78.0%)。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6.63,P〈0.001。结论:AEEG用于研究癫癇控制后的脑电监测均优于REEG。控制后的脑电图异常以非特异:性高幅阵发性0、6波为主。控制的年限越长脑电图异常率和癇样波发放率愈低。有和于抗癫癇药物疗效的观察和指导癫癇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8.
现报道我院 1998 0 8~ 2 0 0 2 0 1采用动态脑电图 (AEEG)和常规脑电图 (REEG)监测诊断为疼痛类癫痫 12 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8例 ,男 66例 ,女 62例。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4岁 ,平均 8 2岁。临床诊断 :头疼性癫痫 83例 ,腹痛性癫痫 3 7例 ,肢痛性癫痫 8例。临床表现 :有头痛部位记录者 5 8例 ,以双侧额颞区疼痛发作者 2 9例 ,偏侧疼痛 11例 ,头顶部痛 7例 ,后枕部痛 7例 ,双侧额颞部交替者 4例。疼痛呈发作性突发突止 ,呈跳痛、暴裂样痛 ;可数日、数周、数月发作 1次 ,少者有一日数次 ,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小时不等…  相似文献   
39.
用放射性配体分析法测定了胃癌细胞株SGC-7901、NKM-45的LDL受体、LDL内移及降解量,并与正常的胃粘膜细胞和建株的人羊膜细胞对照。结果表明,胃癌细胞株LDL受体的Kd值与对照细胞相似,最大结合量较正常细胞显著增加,分别为412.02(SGC-7901)、384.43(NKM-45)、291.07(胃粘膜细胞)及291.42μg/g细胞蛋白(羊膜细胞),胃癌细胞的LDL内移及降解量较正常细胞明显增加。提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NKM-45受体介导的LDL代谢率增强,LDL受体数量增加,受体对LDL的亲和性、特异性与正常细胞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AEEG和CT在癫(癇)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本文分析2005-01~2006-12,采用GE-1800型CT检查的91例CT异常的癫(癇)患者,与SOLAR ROVER-8型AEEG检查的结果.结果 AEEG正常27例(29.7 %),异常64例(70.3 %).其中NFDCC样波32例,占异常的50.0 %;非特异性异常32例(50.0 %).临床发作14例占异常的21.9 %.结论 AEEG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癫(癇)脑电图的阳性率.特别对无明显临床发作表现和先兆指征的可疑性癫(癇)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CT广泛应用使脑部疾病引起的癫(癇)阳性率大为提高,降低了原发性癫(癇)的诊断率,已成为癫(癇)病因研究的重要手段,它能寻找癫(癇)最可能和最重要的潜在病因.CT与脑电图二者结合在癫(癇)病因诊断及定位诊断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癫(癇)的治疗,预后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