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 研究辣椒素(capsaicin CA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探讨CAP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机制.方法 把CAP配成30mmoL 浓度溶液备用,按用量分成四组,分别皮下注射处理大鼠三叉神经眶下支,24h取材,切片,免疫组化染色,镜检,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经方差分析, 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其差值也更大.结论 CA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影响,NOS参与口面部的痛与镇痛.  相似文献   
13.
老化豚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定量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对3~3.5年老化豚鼠进行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定量研究,并与1.5月龄青年豚鼠比较。结果表明:老化豚鼠外毛细胞损失率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而内毛细胞损失率无明显差异。外毛细胞损失率OHC3>OHC2>OHC1。顶回和底回螺旋神经节细胞分别减少15%和19.81%。耳蜗中轴PAS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内大量脂褐素Lp增加,柯替氏器不同程度退变,血管纹及螺旋韧带萎缩程度轻,耳蜗神经纤维减少,但胶质细胞增加。讨论了老化豚鼠形态变化对听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2 0 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 ,随机分为甘草酸二胺组及对照组 ,每组 10 0例 ,甘草酸二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甘草酸二胺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转移酶 (AST)及总胆红素 (T bil)恢复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 <0 .0 5 ,P <0 .0 1)。结论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具有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联合选择性栓塞术治疗耳鼻喉科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DSA联合选择性栓塞术治疗35例顽固性鼻出血和5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DSA可明确显示异常出血或肿瘤的异常供血血管,35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选择性颌内动脉栓塞一次治愈率为91.43%;5例鼻咽纤雏血管瘤患者术前3 d行选择性颌内动脉和面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出血量200-400 ml,术中肿瘤易于快速、彻底剥离.结论 DSA联合选择性栓塞术可作为迅速治愈顽固性鼻出血及明显减少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5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栓素B2(TXB2)、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Ⅰ-Ⅱ)、内皮素1(ET-1)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变化及手术对其影响。结果表明,OSAHS患者易患血栓栓塞性疾病并与夜间低氧血症密切相关,手术治疗可有效逆转上述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s,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阈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m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Ⅴ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Ⅴ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2.23),(61.25±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Ⅴ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19.
脑干诱发电位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诱发电位的波形特点,观察正常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一强度函数曲线及其相应的反应阈值的变化,为临床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和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联合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03/08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听力中心完成。选取听力正常的青年大学生28例(56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气导听阈均≤15dBHL,所有受试者外耳及中耳均无异常。无噪声暴露史、使用耳毒药物及神经科疾病史。①纯音听阈测试:首先测试1000Hz的听阈,给声长度05~1.0S,给声间隔不短于18,避免节律给声,从40dBHL开始测试。听阈的搜寻遵循“减十加五”的原则,即受试者若能听到声音,则将声强减少10dB;若不能听到,则增加5dB。测得1000Hz的听阙后,按2000,3000,4000,6000。8000,1000,500,250Hz先高频后低频的顺序检测。其中1000Hz给予重复测试,用于检测受试者在熟悉过程后测得的听阈的可重复性。②脑干诱发电位测试:采用Nicolet—spirit型诱发电位仪记录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刺激声采用短声。声刺激重复率为21.1次/s,正负交替刺激极性。扫描时间15ins,滤波范围50~2500Hz,平均叠加1000次。以10dB逐档降至无反应波形出现时再上升5dB,观察可重复出现反应的最低强度作为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并观察对侧给予白噪声掩蔽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实验选取听力正常的28例青年大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描述: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在其最大输出强度(100dBpeSPL)下诱发的波形仅引出明显的Ⅰ波和V波,且重复性强,无明显起始音伪迹。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同等强度波形相比非常相似,但气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波幅较大。且引出Ⅲ波。②脑干诱发电位V波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随着刺激强度逐渐减低。潜伏期均逐渐渐延长,但骨导Click的潜伏期要比气导延长程度大些。③气导与骨导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的比较:气导脑干诱发电位V波阈值明显低于骨导[(45.09&;#177;2.23),(61.25&;#177;2.18)dBpeSPL。P〈0.01]。④对侧给声掩蔽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的影响:对侧白噪声给声强度在70dBpeSPL以下时对骨导脑干诱发电位阈值及阈上10dB强度下波V潜伏期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气、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波形特点极为相似,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检测在方法学上能与气导脑干诱发电位相补充,联合使用可望用于传导障碍及其程度的评估。此外骨导脑干诱发电位测试时应常规加对侧噪声掩蔽,但掩蔽声强度不应超过60dB。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全麻下对32例垂体瘤患者行鼻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结果:32例瘤体组织均顺利切除,术后除2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1例复发,30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其中6例术前视力障碍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结论:鼻内窥镜下经鼻一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简便、安全、准确性高,且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