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选择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职业接触人群99人,不接触DMF及其他有机溶剂的人员22人,测定尿中甲基甲酰胺(NMF)水平。比较DMF职业接触人群不同车间、DMF接触水平、工种、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尿中NMF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DMF职业接触水平的增加,尿中NMF浓度明显升高(P0.01)。尿中NMF可作为反映DMF职业接触的生物监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4~2015-08行普通白光胃镜(WLE)检查发现局灶性病变且自愿接受NIB-ME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NBI-ME检查观察病变的胃黏膜、毛细血管形态,并分别依据Sakami分型标准以及Yao分类标准对胃黏膜及毛细血管形态进行判断,之后对病变进行活检,将NBI-ME观察到的胃黏膜以及毛细血管形态分型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内镜检查显示,100例局灶性病变最终病理组织学证实炎症31例(31.0%),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4例(44.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25.0%),其中早期胃癌18例(18.0%)。WLE诊断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58.7%、35.3%、62.7%、29.3%、49.0%;NBI-ME诊断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84.4%、43.5%、83.3%、45.5%、75.0%,NBI-ME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明显高于WLE(75.0%vs49.0%,P0.05)。结论 NBI-ME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
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1月,选择80例96髋,男45例,女35例;年龄23~74岁,平均51.4岁;体重指数平均25.20.股骨头缺血坏死34例,髋发育不良并发骨性关节炎30例,高龄股骨头颈骨折16例,均行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半年,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 min,术后平均6 d下地,半年随访结果Harris评分平均93分.结论:改良外侧斜行小切口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下地时间早为其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94.
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讨小儿疱疹性咽炎的病原。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6种病原IgM。以住院的98例小儿疱疹性咽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96例非疱疹性咽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病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柯萨奇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X^2值分别为24.60、11.31、5.1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疱疹性咽炎的病原并不全是柯萨奇病毒,也可以是EB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相似文献   
95.
患者男 ,32岁。因纵隔肿瘤术后 2年 ,背部疼痛、双下肢无力 1个月 ,加重伴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7d ,于 1999年 6月入院。查体 :体温、呼吸正常 ,脉搏 110~ 12 0次 /min ,血压 15 5 /98mmHg ,右第三肋间见长约 2 0cm手术瘢痕 ,无压痛 ,T3,4 棘突压痛、叩痛 ,未触及明显包块。T5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 ,双下肢肌张力高 ,肌力 0级 ,双膝腱反射亢进 ,双踝阵挛阳性 ,双侧Babinski征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纵隔体层X线片示右上纵隔影宽。CT片示自T1~T4 椎旁软组织影增厚 ,以右侧为主 ,T3,4 椎体、附件、肋骨小头破…  相似文献   
96.
<正> 丘脑出血过去认为占脑出血10%~15%,自头部 CT 问世后庹病率已达20%~35%。我科自1986年2月至1989年6月收治脑血管病461例,脑出血51例。丘脑出血11例中有6例在静态中发病,且无意识障碍,其临床特点难与脑梗塞相鉴别。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46~74岁,平均61岁。发病情况:6例患者均在静态中起病。且发病突然。1例在睡眠中出现左半身不好使及麻木,呕吐1次。1例在走路时出现左半身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异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红骨髓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异体松质骨、异体腓骨为部分脱钙冻干骨。BMP为牛骨来源的用Urist方法部分纯化制品(bBMP)。首先进行髓芯减压,彻底刮除死骨。将异体松质骨混合bBMP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死骨刮除区,部分脱钙冻干异体排骨植入髓芯减压孔道.直接支撑股骨头病变区软骨下骨。采用该治疗64例(7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果:术后主要观察疼痛和功能情况,定期拍X线片、CT检查。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44个月。随访3年以上28例(36髋),其中18例(22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4例(6髋)Ficat Ⅰ、Ⅱ期患髋症状无加重.但病变进展一期。在6例(8髋)Ficat Ⅲ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4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异体腓骨可提供直接的机械支撑力,阻止股骨头病变进展和塌陷。BMP困可诱导红骨髓和异体骨增强其成骨能力.所以该方法可作为治疗青壮年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异体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红骨髓植入治疗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异体松质骨、异体腓骨为部分脱钙冻干骨。BMP为牛骨来源的用Urist方法部分纯化制品(bBMP)。首先进行髓芯减压,彻底刮除死骨。将异体松质骨混合bBMP和自体红骨髓植入死骨刮除区,部分脱钙冻干异体腓骨植入髓芯减压孔道,直接支撑股骨头病变区软骨下骨。采用该治疗64例(7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结果:术后主要观察疼痛和功能情况,定期拍X线片、CT检查。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6年。平均44个月。随访3年以上28例(36髋),其中18例(22髋)FicatⅠ,Ⅱ期患髋无明显疼痛及功能受限,CT显示形成密度较高的新骨,病变范围及程度无发展。4例(6髋)FicatⅠ、Ⅱ期患髋症状无加重,但病变进展一期。在6例(8髋)FicatⅢ病例,其中2例无明显疼痛及活动受限,4例因症状无明显改善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论异体腓骨可提供直接的机械支撑力,阻止股骨头病变进展和塌陷。BMP因可诱导红骨髓和异体骨增强其成骨能力,所以该方法可作为治疗青壮年Ficat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99.
100.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iorlateralcorner,PLC)损伤大多由车祸、坠落伤和运动伤引起,常并发后交叉韧带(PCL)、前交叉韧带(ACL)等其他韧带损伤,以伴随PCL损伤为主。其损伤后可造成膝内翻、胫骨外旋和膝关节反屈畸形,因此PLC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对膝关节稳定至关重要。如忽视或延误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其他韧带手术重建失败。现将PLC损伤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