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4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8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目的 免疫标记乳腺癌组织中p53、CK34βE12、Bcl-2和nm23,探讨以上抗体与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124例乳腺癌组织,统计p53、CK34βE12、Bcl-2和nm23表达阳性率,分析比较其表达,判断它们与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关系.结果 P53、nm23与肿块大小无显著相关性;CK34βE12和Bcl-2表达和肿块大小具有显著相关性;p53、CK34βE12和Bcl-2与乳腺癌组织分级有显著差异性;而nm23与组织学分级没有显著相关性;p53、CK34βE12和nm23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生;Bcl-2则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p53、CK34βEl2、Bcl-2和nm2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对正确评估乳腺癌分级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1病例资料患者男,21岁,因"间歇性头痛20d"入院,未发现阳性体征。颅脑CT示鞍区低密度病灶,MRI示鞍区及鞍上区病变,考虑表皮样囊肿并破入蛛网膜下腔及双侧脑室。给予激素冲击、脱水、预防感染等治疗,头痛无好转,行手术治疗。术中见乳黄色油样物质弥漫于蛛网膜下腔,抽取鞍区囊液约15ml,囊液分层,切除囊壁。术后继续给予预防感染、激素冲  相似文献   
93.
姚军  张明月  许宁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093-2094
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镁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硝酸和高氯酸消化后,导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7μ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86%,加标回收率在96.9%~104.6%之间。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保健食品中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4.
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本文通过介绍1例由全科医生首诊、术后连续随访4年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诊疗经过,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方法,重点关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全科医生接诊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诊治流程及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长期监测、健康管理的内容,引导患者规范诊治,以期为逐步实现甲状腺癌患者个体化、不同风险分层的高质量管理,提高在职全科医生、全科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对甲状腺结节、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规范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究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对应的病理切片,总结特殊影像表现的病理学特征。方法将2011-06—2013-06我院收治的颈部神经鞘瘤患者40例纳入本次研究,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其中30例给予增强扫描,10例给予增强扫描+平扫,观察患者CT表现及病理表现特点。结果 A区、B区、AB区3组间经CT平扫结果比较、强化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部神经鞘瘤出现特殊的CT表现与其病理变化相关,掌握相应病理切片的特点,能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赤藓糖醇对牙周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 伴放线聚集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Aa)和粘性放线菌(Actinomyces viscous,Av)生长的影响,探讨不同浓度赤藓糖醇作用后的Pg对牙周膜细胞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PgAaAv 3种致病菌接种于0、2、4、8、16、32、64、128 g/L的赤藓糖醇-BHI液中,37℃厌氧培养一定时间,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将Pg分别接种于MIC、1/2、1/4、1/8 MIC 4个赤藓糖醇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以及不含赤藓糖醇的培养基,离心并清洗后,加入细胞DMEM培养基重悬,与培养至第4代的人牙周膜细胞共培养24 h,弃上清,裂解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1β、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赤藓糖醇对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Pg:64 g/L,Aa:128 g/L,Av:128 g/L。不同浓度赤藓糖醇条件下培养的细菌,刺激牙周膜细胞产生IL-1β、IL-6 、TNF-α的能力不同。赤藓糖醇浓度为8 g/L时,炎症因子量与不加赤藓糖醇的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浓度升高达到16 g/L时,IL-1β、IL-6 、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所降低,且浓度越高,炎症因子释放越少;但所有实验组炎症因子量始终高于未加细菌的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赤藓糖醇对PgAaAv的生长能力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赤藓糖醇质量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赤藓糖醇还可通过某种方式对致病菌毒力因子起抑制作用,进而降低Pg的牙周致炎性,减少牙周膜细胞IL-1β、IL-6、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circ_0000619/miR-595/GLS轴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谷氨酰胺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qPCR法检测KYSE150细胞中circ_0000619、miR-595、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LS)mRNA等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YSE150细胞中GLS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Transwell法分别检测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使用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KYSE150细胞谷氨酰胺消耗、谷氨酸产生及ATP产生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并检测circ_0000619、miR-595与GLS m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circ_0000619在ESCC细胞系中呈现高表达,其亲本基因DENND4A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敲减circ_0000619显著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并显著抑制KYSE150细胞的谷氨酰胺消耗、谷氨酸及ATP产生水平(P<0.01);敲减circ_0000619显著上调miR-595表达(P<0.01),抑制GLS mRNA(P<0.01)及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在KYSE150细胞中,circ_0000619与miR-595存在靶向结合、miR-595与GLS存在靶向结合(P<0.01)。circ_0000619敲低显著降低了KYSE150细胞谷氨酰胺代谢和细胞增殖,并且这些作用被miR-595抑制或GLS过表达部分逆转。结论:circ_0000619能通过靶向调控miR-595/GLS轴增强ESCC细胞谷氨酰胺代谢及细胞增殖,并可能成为潜在的ESCC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制备伊维菌素缓释注射液,采用HPLC法测定绵羊血浆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以伊维菌素为原料,用质量分数为2%的硬脂酸铝蓖麻油作为溶剂,制备伊维菌素缓释注射液。(2)采用HPLC法检测血浆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度。色谱柱:Zirchro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2∶8);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45nm;苏丹Ⅲ为内标。结果 (1)制备得到黄色、澄明油状的伊维菌素缓释注射液。(2)伊维菌素质量浓度在2.0~20.0和20.0~200.0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分别为0.997 7和0.999 3)。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8ng·mL~(-1)。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1.8%。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值均小于5%。绵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10mg·kg~(-1)后,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8.0d,C_(max)=82.3ng·mL~(-1),AUC=3 642ng·d·mL~(-1),MRT=45.9d。结论 (1)采用生物体较难吸收的蓖麻油作为溶剂,可以起到长期缓释的目的,缓释作用达4个月。(2)HPLC法简单、准确、可靠,适用于伊维菌素的血药质量浓度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间接创伤对幼年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Wistar幼年大白鼠颞下颌关节间接创伤后,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对其关节区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随着创伤后对颞下颌关节区不同时间段同位素测定,创伤后颞下颌关节区放射性强度随时间增加,两周达高峰,1月时放射性强度仍比正常对照组高,在任何时间段,创伤侧都较非创伤侧颞下颌关节区放射性强度高。结论 间接创伤可以引起幼年鼠颞下颌关节局部血流变化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阐明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双侧上颌骨部分缺损前的外科准备。方法 对 1992年以来的 7例患者实施了修复前外科手术 ,所有病例均存留部分上颌骨颧突及颧骨上颌突 ,进行口鼻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前方固位 ,必要时在腭部行就位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后方固位 ,在颧颊部进行颧颊承力区成形术为义颌创建承力支持部位。结果 各类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 ,术后义颌修复使病人的外形和咀嚼及发音等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 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以部分硬腭存留和软腭保持连续者修复效果较好 ,而且可利用颧骨上颌突和上颌骨颧突的残留部分提供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