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61篇
内科学   18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1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719篇
预防医学   35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76篇
  4篇
中国医学   337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术中诊断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例乳腺肿瘤切除标本,其中19例来自外科手术患者,4例来自妇科患者,2例来自内科患者。25例均采用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剩余组织作为常规石蜡切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两种不同的切片方式但取得相同的结果共23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2.0%(23/25)。25例中出现了2例误诊,误诊率为8.0%(2/25);其中1例出现延时诊断,占4.0%(1/25)。25例乳腺肿瘤切片经过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的诊断后,良性病变者为20例,其中乳腺腺病发病率最高,占36.0%(9/25);恶性病变者4例,其中以浸润性导管癌发病率最高,占12.0%(3/25);延时诊断者1例,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具有切片质量高以及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全覆膜金属支架在治疗无法行外科手术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20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内镜诊治中心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胰管留置全覆膜金属支架的9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行ERCP,术中见乳头呈鱼嘴样开口,插管后均可见胶冻状液体流出,造影见主胰管局部或弥漫扩张,分枝胰管呈囊状扩张,5例置入10 mm×80 mm、4例置入10 mm×60 mm全覆膜金属支架,2例术中同时置入胆道支架。术后患者腹痛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无胰腺炎、胆管炎、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腹痛和复发,无支架移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无新发糖尿病,1例随访至16个月时,支架堵塞,行胰管清理及支架更换。出院当天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为(96.67±3.54)分,较术前的(82.78±3.63)分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和6个月生活质量卡氏评分为(94.82±3.87)和(91.33±2...  相似文献   
103.
用电穿孔方法结合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给予相对较少剂量的化疗药物就能杀死肿瘤细胞,这两者的结合称为电化学疗法(ECT),其优势是疗效提高、同时毒性降低。ECT在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电穿孔治疗仪的研发和应用加快了这种治疗方法的进步。研究者们还探索高强度电场的陡脉冲使肿瘤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现象,并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选择性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临近节段射频消融、臭氧盘内注射微创介入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01-2011-12我院采用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微创介入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15例,通过术前查体结合影像学资料确定主次要病变节段,选择性经前路切除主要病变节段椎间盘、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术中同时对次要病变节段的颈椎间盘行射频消融、臭氧盘内注射等微创介入术。采用JOA评分和贾连顺评定法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至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5.60±0.8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联合微创介入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确实有效的术式,中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研究低频电流(f≤1000Hz)作用下,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手臂阻抗值随电流频率变化的规律,为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基础医学的实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在50Hz-1000Hz频率范围内,分别测量男女大学生在平静、快速阅读和快速心算三种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手臂阻抗值,并描记出其频率响应曲线。结果:(1)平静状态下,男生手臂阻抗平均值略大于女生的;交流电频率越大,人体手臂阻抗值越小;在0Hz〈f≤100Hz的低频段,手臂阻抗值受交流电频率的影响很大:在100Hz〈f≤1000Hz的频段,手臂阻抗值受交流电频率的影响变小,表明了手臂组织具有容性成分。(2)不同个体的手臂阻抗值有较大差异,但任意个体的频率特性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3)在紧张情绪状态下,人体手臂阻抗值随交流电频率的变化规律与平静时的变化规律相同;但紧张情绪会引起手臂阻抗的减小,同一个体情绪越紧张,阻抗值越小。结论:人体手臂阻抗值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体的手臂阻抗值与交流电频率及情绪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生理参数的测量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评价直径小于5 cm的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小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6年6月间87例临床诊断为小肝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射频组和手术组。随访时间6-71个月,采用Kap lan-Meier模型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试验被用来估计生存曲线的不同。结果本研究结束后,共有67例患者存活,20例患者死亡。射频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76.7%、69.7%,手术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82.9%、75.4%,两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32)。全组共有43例肿瘤复发,射频组25例,手术组18例。两组间的复发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χ^2=6.47,P=0.01)。射频组与手术组1、2、3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7.3%、40.3%、35.3%与71.1%、45.7%、、30.9%,两组的无瘤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06,P=0.80)。结论对于小肝癌而言,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有相近的疗效。射频治疗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在小肝癌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临床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取胸锁乳突肌外侧缘与锁骨上缘所形成的夹角平分线上,距顶点0.5~1.0 cm处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后,试穿,针头指向胸锁关节,与皮肤呈30~40 度,进针,试穿成功后,按试穿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穿刺,自针尾置入导丝至30 cm处,撤出穿刺针,再沿导丝置至12~15 cm,缝和固定翼,内敷纱布,外贴中间开窗的透明贴膜.结果 113例当中,110例穿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 97.3%,其中:血肿1例,穿刺部位红肿2例,堵管2例,自行拔管1例,留置时间13 小时~62 天,平均38天.拔管后,未出现感染和出血,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 及早顺利置管成功,方便了患者的抢救用药,保护了血管,减轻疼痛,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前介入化疗对手术疗效、肿瘤细胞凋亡、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根治术,观察组术前给予介入化疗,对照组未进行.对比观察组介入化疗前后肿瘤最大径的变化.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清血...  相似文献   
110.
达炜 《世界临床药物》2007,28(12):729-733
生物靶向药物治疗实体瘤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在乳腺癌、结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治疗中显示出低毒和高效的特点,针对胃癌的生物靶向药物治疗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对其中的抗血管形成药物、细胞周期调节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