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摘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2007-01/2008-04应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患者9例,6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3例慢性髓系白血病;供者中6例为HLA 完全相合的同胞,2例为HLA 9/10相合的无关供者,1例为半相合供者;预处理采用经典的BU/CY方案或GIAC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方案或环孢菌素A+吗替麦考酚酯+甲氨喋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 0. 5×109 L-1、血小板> 20×109 L-1 的中位时间分别是11,15 d;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1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随访3~16个月无病生存率为77.8%。死亡2例。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白血病  相似文献   
4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期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以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共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5例,霍奇金淋巴瘤(HD)4例.全部病例以MOED+G-CSF动员,以CEAC方案预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PLT>20×109/L,分别为8.6d、9.8d.随访至2009年5月,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病存活1~23个月.结论 以CEAC方案预处理的APBSCT对于恶性淋巴瘤治疗安全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基质干细胞,鉴定其表型。 方法:实验于2005—03/20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研所实验室完成。脂肪组织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阑尾炎及腹股沟斜疝的14例手术患者,排除了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手术前均与本人谈话并征得其同意获取脂肪组织进行实验。分离人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后制备细胞悬液并培养。消化传代以纯化细胞。传代的脂肪基质干细胞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绘制。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表型。 结果:14份标本均成功培养出脂肪基质干细胞并生长良好。平均传至20-25代。①原代细胞培养72h后可见细胞贴壁,5d后可见细胞呈纺锤形、多角形改变,9d后细胞生长明显增加,排列密集并呈涡旋状生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梭形细胞逐渐占据优势。到第12天后可见细胞铺满瓶底80%。传代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于第3天开始数量明显增多,五六天后细胞即已长满培养瓶底,融合成片状+细胞排列更加整齐有序。多次传代后细胞呈更均匀有序的分布。②脂肪基质干细胞倍增时间约为48h。③第5代的脂肪基质干细胞细胞表型。呈CD31^-,CD34^-,CD45^-,HLA-DR^-,CD2^+,CD105^+。④免疫荧光法鉴定脂肪基质干细胞表达CD13和CD44。 结论:本实验成功从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基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检测,培养后的细胞表达CD13、CD29、CD44、CD105.而不表达CD31、CD34、CD45、HLA—DR。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内科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MDS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危险分层为中高危的MDS患者71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接受去甲基化药物(HMA)治疗组(HMA组)和HMA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估及生存分析。结果 与HMA组比较,联合化疗组患者治疗前的IPSS危险分层更严重,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更高(P <0.05),疗效、总生存率(OS)、无白血病生存率(LFS)无显著差异(P> 0.05)。初诊时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小于分界值[4.395%,由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得到]的非化疗组患者的OS比化疗组更高(P=0.025 6),在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10%的患者中得到相似结果。结论 部分MDS患者初诊时IPSS危险分层及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较高,其可能需要行HMA联合化疗,但对于初诊时髓系原始细胞百分比小于4.395%的患者,化疗前需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对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以不同浓度的干扰素(IFN-γ)对MSCs诱导18h,检测MSCs上IDO的mRNA表达以及IDO活性。将经过200U/ml IFN-γ诱导的MSCs预先接种在培养板中,再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IDO活性。结果IFN-γ能诱导MSCs上IDO mRNA的表达和IDO活性,mRNA的表达量和IDO活性与IFN-γ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MSCs的IDO活性能抑制MLC体系中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论MSCs在体外可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IDO活性参与了这种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和正常成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能力,为临床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获取并分离正常成人和NHL患者的骨髓MSCs,用低血清培养液培养、传代,观察MSCs的形态和生长特性,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和细胞周期,体外诱导MSCs向脂肪和骨分化,行MSCs的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正常成人和NHL患者的骨髓MSCs具有相似的细胞形态、生长特性和免疫表型,而且都可以向骨和脂肪分化;NHL来源的MSCs具有正常的核型和超微结构,超过90%的细胞处于静止期,未发现肿瘤细胞的特征性结构。结论从NHL患者骨髓中获取的MSCs经培养传代,与正常成人骨髓MSCs一样,具有在体外大量扩增并保持低分化状态和多向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上的吲哚胺2,3-过氧化酶(IDO)活性对异基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而探讨MSCs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并通过其形态的均一性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面标志以鉴定其纯度。经200U/ml IFN-γ作用后的MSCs以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DO mRNA和IDO蛋白表达。有或无1-甲基色氨酸(1-MT)存在下,分别以1×105、5×104、1×104、5×103个MSCs与5×105个外周血异基因T淋巴细胞(MSCs∶T数量比为1∶5、1∶10、1∶50、1∶100)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LR),以单独培养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MLR体系上清中IDO活性。结果:IFN-γ作用后的MSCs出现IDO mRNA和IDO蛋白的表达。当MSCs为1×105、5×104、1×104(即MSCs∶T为1∶5、1∶10、1∶50)时,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IDO活性显著升高;加入1-MT后,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及IDO活性均恢复。当MSCs为5×103(即MSCs∶T为1∶100)时,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的增殖率轻度升高(P>0.05),IDO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SCs通过IDO活性在体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
姜甜甜  翁悦  张楠  唐晓琼 《重庆医学》2023,(9):1309-1313+1319
目的 分析化疗对淋巴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及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初治淋巴瘤并接受化疗的76例患者作为淋巴瘤组,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7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化疗前后两组HRV时域指标,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总体标准差(SDNN)、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正常连续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百分比(pNN50),淋巴瘤组化疗前后心肌缺血、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快速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性别、体重指数、24 h平均心率、淋巴瘤疾病分期、危险度分层、国际预后指数(IPI)、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表现状态(ECOG-PS)评分及Ki67增殖指数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V降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化疗前淋巴瘤组SDNN、SDANN、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淋巴瘤组SDNN、SDANN、rMSSD、pNN50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0.
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ENKL)是一种原发淋巴结外部位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约占NHL的2% ~10%,是鼻腔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具有独特的地理分布,西方国家少见,但常见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与EB病毒(EB V )感染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