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4篇 |
内科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43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视网膜脱离手术与视功能恢复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3):187-187
视网膜脱离手术与视功能恢复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周蔚王坤元丁琳叶应嘉武汉铁路中心医院眼科(430064)目前,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复位率虽已明显提高,但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仍不理想。其原因尚不清楚。为探讨其原因,现回顾本院近几年来收治的76例视网膜脱离手术... 相似文献
92.
为评价抗血小板和抗氧化药物对具有危险因素人群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作用而进行研究。应用随机对照开放2×2阶乘设计,被观察对象均具有下列危险因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即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肥胖、有心肌梗死家族史或老年。分别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 )或维生素E(300 mg/d),随访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心血管病死率,应用打算-治疗分析。结果共有449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2583例,平均年龄 64.4岁。平均随访3.6年。阿司匹林使所有终点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其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从8.2%降到6.3%,相对危险0.77,…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再次鼻整形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自体肋软骨组和鼻中隔软骨组各30例,鼻中隔软骨组患者应用鼻中隔软骨进行再次鼻整形修复,自体肋软骨组患者应用自体肋软骨进行再次鼻整形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和鼻中隔软骨组相比,自体肋软骨组患者功能与美容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自体肋软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鼻中隔软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0/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在再次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较鼻中隔软骨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ognition threshold,SRT)在伪聋鉴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外伤后自述听力下降的139名患者进行综合听力测试,以综合测试的结果与SRT判断伪聋的结果比较。结果SRT诊断伪聋敏感性达84%,特异性达94%,准确性为89%。结论SRT诊断伪聋简便易行、特异性高、可靠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6.
背景: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是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的关键酶,不同训练方式和训练时间对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训练负荷条件对大鼠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参照BEDFORD TG标准,建立大鼠有氧、无氧和有氧无氧交替运动跑台训练模型,正常饲养的大鼠作为对照。训练结束后,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大鼠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有氧运动4,6周,大鼠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交替运动2周,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P〈0.05),运动至4,6周时,两种酶活性均下降(P〈0.05);而无氧运动对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无影响。结果提示:长期的有氧运动和短时间的有氧无氧交替运动有利于提升骨骼肌异柠檬酸脱氢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7.
不同训练负荷条件下SD大鼠运动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对运动训练中机体能量代谢的研究多集中于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及线粒体氧自由基等各指标的变化,不同训练负荷条件下身体能量代谢的系统的机制研究较少.目的:建立SD大鼠有氧、无氧及有氧无氧代谢交叉训练运动模型,评价各组SD大鼠能量代谢水平指标的变化.方法:实验建立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SD大鼠跑台运动训练模型,有氧运动时采用递增负荷训练,无氧运动时采用高速间歇训练,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测量运动后大鼠体质量减轻程度的变化,检测运动后大鼠血清中乳酸、乳酸脱氧酶、肌酐、尿素氮、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结果与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无氧组体质量减轻程度明显(P<0.05),乳酸水平增高(P<0.05),琥珀酸脱氢酶水平低于有氧组(P<0.05);无氧组和交替运动组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增高(P<0.05):运动后大鼠尿素氮水平增高非常显著(P<0.001);交替组肌酸激酶、肌酐水平显著增高(P<0.01),丙酮酸激酶水平增高(P<0.05).结果表明运动后大鼠代谢水平符合有氧、无氧、有氧和无氧交替运动的代谢评价,运动模型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98.
背景:糖酵解系统在运动时能量的消耗和利用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训练科目的主要供能系统不同,会引起战士机体不同的适应性变化.目的:探讨不同训练负荷条件对大鼠骨骼肌相关糖酵解限速酶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参照BEDFORD TG标准,建立无氧、有氧和有氧无氧交替运动大鼠跑台训练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各组动物训练结束后即刻处死,应用酶偶联法检测SD大鼠骨骼肌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结果与结论:经过不同时间的跑台训练,无氧组大鼠骨骼肌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交替运动组在训练至6周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增加(P<0.05),而有氧组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在训练2周和4周后均下降(P<0.05).各组己糖激酶活性在训练4周和6周后均升高(P<0.05),其中无氧组最高(P<0.05),交替运动组己糖激酶活性高于有氧运动组(P<0.05).而无氧运动2和4周组丙酮酸激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 结果提示,大鼠骨骼肌糖酵解限速酶的活性不仅受运动方式的影响,而且在相同运动方式下还与训练时间的长短有关.长时间的训练,尤其是包含高速无氧训练的运动项目更能提高骨骼肌糖酵解限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
100.
将周围静脉压测定法稍加改良后用于监测硝酸酯静脉扩张效应60例次,结果舌下含服NTG1-2min静脉压开始下降,4-6min显著下降,9-12min下降到最大值,平均下降比率53.61±7.83%。认为周围静脉压测定法监测NTG扩血管效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过程稳定,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