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1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标准是对于可重复事、物和慨念所做的统一规定。护理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是指导护理工作的行为准则,建立系统、科学和先进的护理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2.
63.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6 000~38 000的分泌多肽,在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种不同器官中可致纤维化病变[1].CTGF可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与糖尿病.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如增加细胞外基质积聚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在G1晚期[1].CTGF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如何调控CTGF表达为当前研究热点.普罗布考是一种降脂药物,并具有抗增殖活性,已初步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2].本研究旨在明确CTGF在高糖状态下系膜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以及普罗布考对CTGF表达的调控,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4.
周红丽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21):3185-3185
随着现代高科技手段逐渐普及,我院于2006年底安装了摄像监控系统,用于监控三个病区的楼道、病人活动大厅、医院大门等5个部位的情况。通过11个月的应用使我们从思想上改变了原来对监控系统的抵触,逐渐的越来越依赖它来解决发生在监控范围内的棘手事件,增加护理管理的力度,避免了部分医疗纠纷,对于发生的护理差错也能给予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66.
<正>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ESRD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营养不良在MHD患者中普遍存在[1],我国MHD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是高达53. 6%,其中轻至中度营养不良者占39. 3%,重度达14. 3%[1]。临床上对MHD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有多种方法,如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白 相似文献
67.
持续改进原则在疗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不断提高疗养院护理质量,满足疗养员多元化需求,从管理上加强护理质量控制,通过制定护理质量目标、重视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不合格项目制定改进措施等形式,坚持质量持续改进,并在护理服务及护理训练方面不断进行质量改进,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北京市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与压力水平现状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北京市2家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19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一般资料护士工作怠倦、工作压力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各维度得分均低于MBI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0.01)。工作倦怠总分及情绪枯竭与护士压力源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194~0.627,P〈0.05或P〈0.01)。去人格化倾向与除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以外其余4项呈正相关(r分别为0.227,0.326,0.224,0.294,0.291;P〈0.05或P〈0.01)。个人成就感仅与管理及人际关系呈负相关(r=一0.323,P〈0.01)。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维度由高至低依次为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2.43±0.921)分、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42±0.839)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2.40±0.892)分、患者护理方面(2.37.4-0.673)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1.82.4-0.708)分。结论建议医院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重视应对工作倦怠的技能培训,缓解护士工作倦怠情况,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居家优质护理管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12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干预组增加由临床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队参与社区管理,设定干预项目,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进行护理干预,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自拟"居家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评估,并在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ADL及GSES评分组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975.78,P0.001;F=7.84,P=0.006);ADL、SQLS及GSES评分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20.02,F=36.62,F=43.14;P均0.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68.83,P0.001)。结论: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居家优质护理管理可明显加强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感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0.
课堂式健康教育的探索及成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220名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的疗养员的共性护理问题进行了课堂式健康教育,由科室的护理人员担任教员;准备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教案;选择适宜的健康教育场所,讲课中做到:“四注意一不可”,充分调动疗养员参与的积极性,有效缓解了护士数量相对不足与健康教育需求量较大的矛盾,使健康教育效果得到保证;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