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总结BosniakⅠ型肾囊性占位病变发生癌变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osniakⅠ型肾囊性恶性病变的B超、CT、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42~72岁,平均54岁。患侧腰酸1例,体检发现4例。囊腔直径5.5~8.0cm。术前B超及CT均诊断为肾囊肿。结果:5例均行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透明细胞癌,再次行根治性肾切除术。5例随访6~33个月,4例无瘤存活,1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结论:重视BosniakⅠ型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术中行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提高BosniakⅠ型囊性肾癌诊治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减少开放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RP)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00例前列腺癌患者行RRP,前50例(A组)采用Walsh或poor方法处理耻骨后背侧静脉复合体(DVC),后50例(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3项止血措施:①在DVC远端预置7号连续缝线;②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前列腺尖端血管蒂;③在游离神经血管束(NVB)前预置4-0可吸收线或游离NVB后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肛提肌筋膜残存侧和直肠浆膜层上方的狄氏筋膜深层。通过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来比较3项止血措施在RRP中的作用。结果:A组与B组在年龄、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无明显差异(P>0.05),A组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1 103.00±528.03)ml和(482.00±364.60)ml,明显高于B组的(528.00±258.96)ml和(140.00±266.28)ml(P<0.05)。结论:通过在DVC远端预置连续缝线,离断尿道后用细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前列腺尖端血管蒂,在NVB上方预置细可吸收线或在游离NVB后用4-0或细的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肛提肌筋膜残侧和直肠切除术上方狄氏筋膜深层,可在RRP中达到明显减少术中失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总结靶向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双侧同时性肾细胞癌的成功经验.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靶向药物(舒尼替尼)结合手术共治疗双侧肾癌患者3例.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0 ~59,平均48岁.1例患者因腰背部酸痛就诊,2例体检发现双肾占位,经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肿瘤位于肾上极3枚,中极1枚,下极2枚;左肾3枚,右肾3枚.肿瘤直径2.0~5.5 cm,平均3.5 cm.3例均分期行保留肾单位手术,间隔8~10周.分期手术间隔时间内均服用舒尼替尼治疗.结果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为200 ~400 ml,平均300 ml,患者均未输血.术后病理分期均为T1期,3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透明细胞癌.手术间期服用舒尼替尼后,所有的肿瘤都有一定程度的缩小或病灶稳定.术后均未发生尿瘘、再出血、伤口感染.3例随访5 ~11个月,平均9个月.无1例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靶向药物辅助手术治疗双侧同时性肾细胞癌,能够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成功率,并可使原先需根治性肾切除的肾癌患者接受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双侧肾上腺PHE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同期切除组(双侧PHEO同期切除,n=23)和分期切除组(双侧PHEO分期切除,n=20),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术中和术后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同期切除组患者均行开放手术。在分期切除组中,双侧肿瘤均行开放手术16例,一侧行开放手术、另一侧行腹腔镜手术2例,双侧肿瘤均行腹腔镜手术2例。同期切除组和分期切除组中开放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66h和2.11h(P〈0.05),出血量分别为1680.00mL和276.92mL(P〈0.05),术中大幅血压波动发生率分别为52.17%和18.67%.(P〈0.05),术后暂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82.61%和44.44%(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07d和10.41d(P〉0.05),左侧肿瘤直径分别为4.32cm和5.64cm(P〉0.05),右侧肿瘤直径分别为5.10cm和4.01cm(P〉0.05)。两组术后平均随访9.30年(4个月-27年),同期切除组和分期切除组分别有6例(26.1%)和3例(15.O%)复发。结论与同期切除比较,双侧PHEO分期切除的术中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可能是双侧肾上腺PHEO患者,尤其是高危患者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6.
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症的诊断与手术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 hichormone,ACTH)非依赖性肾上腺皮质大结节增生症(ACTH independent acronodular drenal yperplasia,AIMAH)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AIM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具有库欣综合征的临床和生化特点,小剂量、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血浆ACTH水平低。4例患者行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增生改变,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样或腺瘤样增生。例1、例2行单侧肾上腺切除后,分别于症状缓解3年和5年后复发,行对侧肾上腺全切除后治愈;例3分期行双侧肾上腺切除后治愈;例4、例5行单侧肾上腺切除后,前者5年症状持续缓解,后者仍在随访中。术后无Nelson综合征。结论 IMAH具有独特的内分泌、CT影像和病理学特点,是一种独立的库欣综合征病因,确诊主要依据病理检查。单侧肾上腺切除可获较长时间的症状缓解,应坚持随访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和症状体征,如有复发可行对侧肾上腺切除。  相似文献   
37.
本文主要介绍用实验方法测定在不同pH值下,红霉素滤液与醋酸丁酯之间的分配系数并将pH、分配系数K、二相体积比m、理论级数n等参数,通过有关函数关系式,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运算、描点、绘制成诺模图,此图可用来计算理论收得率或其他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38.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嗜铬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血源紧张、医疗用血长期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尖锐.由异体输血引起的传染性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的传播,免疫抑制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产生,即便是经现代技术正规检验的血液,仍不能完全避免上述疾病发生的可能性[1].大量实践证明,自体输血在解决血源紧张和减少输血传染病、输血并发症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我科1999年2月~2003年5月,在1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中采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对肾、肾上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前充分了解患肾血管情况及肿瘤供应血管情况,明确肾静脉、下腔静脉内有无癌栓形成,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以及脏器供应血管间的关系,对选择手术径路、确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十分重要。既往采用超声、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MRI等影像学手段,了解肿瘤与其周围毗邻间的关系,但这些检查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