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7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60篇 |
内科学 | 37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118篇 |
预防医学 | 43篇 |
药学 | 6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丁酸钠(NaB)是否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改善糖尿病肾脏病(DKD)炎症和纤维化。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 8周龄、16~1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的DKD模型组(DKD组)、NaB溶液(每48小时40 mg/kg)腹腔注射干预组(DKD+NaB组), 每组8只。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 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HG+NaB组(30 mmol/L葡萄糖和1 mmol/L NaB)、HG+NaB+乙酰转移酶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抑制剂(A485)组(30 mmol/L葡萄糖、1 mmol/L NaB和10 μmol/L A48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 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6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导板组(各30例),对照组行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Opening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OWHTO)治疗,导板组行个性化截骨导板辅助内侧OWHTO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PGE2))、前交叉韧带(ACL)形态和功能指标(ACL长度、体部宽度、胫骨前移量)、膝关节功能(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Knee Score, K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髋膝踝角(Hip-Knee-Ank...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颈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Zero-P)和颈前路钢板椎间融合系统(PCB)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0月63例前路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6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Zero-P组(32例)和PCB组(31例)分别行Zero-P和PCB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远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包括螺钉位置丢失、吞咽困难和骨性融合不佳。结果 Zero-P组中1例因随访丢失予以剔除,最终每组均有31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JOA评分、N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病例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Zero-P系统组随访时间(15.52±1.93)个月;PCB组随访(16.10±2.3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9,P>0.05)。Zero-P组、PC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63.45±10.87)、(85.97±12.0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35±11.53)、(66.26±19.6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30、5.358,P值均<0.01)。两组患者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在手术后和末次随访时,恢复椎间高度、颈椎Cobb角水平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但在末次随访时PCB组在术后维持Cobb角方面更有优势(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值均<0.05),Zero-P组的ND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PCB组(P<0.01)。至末次随访,两组病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PCB组出现2例螺钉位置丢失、3例吞咽困难,远期并发症方面Zero-P组优于PCB组(P<0.05)。结论 Zero-P和PCB在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Zero-P组具有手术较简易、颈椎功能保留多、螺钉位置丢失和吞咽困难的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点。而较之Zero-P,PCB能够更好地维持颈椎术后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R.E.N.A.L.评分系统对于T_1期肾癌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3年5月~2018年12月共102例行LPN治疗T_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资料对患者行R.E.N.A.L.评分,将其分为低、中、高分组,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肌酐值的变化,分析各组间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围手术并发症等的关系。结果:102例患者中,低、中、高组患者分别为64、35、3例,各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值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与中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大小、手术时间、中转开放率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中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中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N.A.L.评分系统是评估肾肿瘤解剖复杂程度的重要手段,基于R.E.N.A.L.评分系统能有效评估T_1期肾癌行LPN治疗的难度和效果,为制定手术方案和指导术中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检验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pecific)在我国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患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翻译并修订BMQ-Specific,用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对164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进行电话调查,对测定结果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内容效度为0.90;问卷必要性和顾虑2个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82(均P<0.01);因子分析萃取了2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1.47%。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83,评定者间的一致性信度为0.93。结论中文版BMQ-Specific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服药信念的评估。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加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MOSSF-36生活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三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湿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47/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4/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10/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湿止痛汤联合奥硝唑、头孢硫脒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可以有效改善该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9.
30.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咖啡酸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Topfit 2·0进行统计处理,计算非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咖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0·56±0·12)μg·mL-1,tmax为(0·18±0·04)h,t1/2为(0·67±0·12)h,ke为(1·05±0·20)h-1,AUC(0~t)为(0·34±0·05)μg·h·mL-1;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t1/2为(0·45±0·05)h,ke为(1·55±0·18)h-1,AUC(0~t)为(9·07±2·24)μg·h·mL-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咖啡酸后,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