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目前多数耐药机制研究均采用单细胞培养模型。 目的: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白血病共培养模型,探讨该模型中纤维连接蛋白、基质细胞膜蛋白及基质细胞因子等白血病微环境成分对白血病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3/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11份,其中男6例,女5例,中位年龄34岁;经临床和血常规、骨髓涂片细胞检查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13份,其中男7例,女6例,中位年龄28岁;每份骨髓1.0~2.0 mL,50 U/mL肝素抗凝。 方法:①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与60Co照射的基质细胞层黏附培养48 h,收集上清,扫描电镜观察。②2%戊二醛固定灭活基质细胞层,去除其细胞因子分泌功能,保留基质细胞膜蛋白。③通过MTT法测定柔红霉素的IC50、FITC-Annexin V/PI标记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荧光显微镜对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及凋亡的Jurkat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IC50评价化疗药物敏感性。 结果:①成功构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共培养模型,扫描电镜发现Jurkat细胞通过伪足黏附于基质细胞层。②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③纤维连接蛋白黏附、灭活基质细胞黏附培养、活性基质细胞黏附及共培养上清均明显黏附抑制了柔红霉素对Jurkat的凋亡诱导效应。 结论:骨髓基质细胞-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微环境成分骨髓基质细胞膜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基质细胞因子均参与了Jurkat细胞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Auer小体在各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特征。方法对132例不同类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用显微镜观察Auer小体的有无、位置、颜色、长度、粗细、数目(根)、形态所占百分比。结果 132例标本中有Auer小体的47例(35.61%),其中M3阳性率较高(80.77%),。其次为M2(42.10%)、M5(22.58%)。结论对Auer小体各项参数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Auer小体本身的认识,并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纳米新剂型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以聚乙醇化聚乳酸(PEG‐PLA)为载体材料,W/O/W型超声乳化制备As2O3纳米粒,同时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人源抗VEGFR‐2/As2O3‐PEG‐PLA纳米粒。对其粒径分布、Zata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测定,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其表观形态,同时考察其体外释药和稳定性。选择24只肝癌裸鼠,随机分为VEGFR‐2/As2O3‐PEG‐PLA组及As2O3‐PEG‐PLA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s2O3在两组裸鼠体内的分布;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结果本实验制得的As2O3纳米制剂VEGFR‐2/As2O3‐PEG‐PLA粒径为(141.9±13.2)nm,Zata电位为(10.2±1.1)mV;经TEM观察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大小较一致,分散性较好;载药量为(5.51±1.83)%,包封率为(62.12±5.98)%。体外释放发现其具有缓释效果,半数释放时间t1/2分别为10h;初步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该制剂稳定性良好。与As2O3‐PEG‐PLA组比较,VEGFR‐2/As2O3‐PEG‐PLA组中肿瘤、肝组织的As2O3浓度较高,心、血液、肾组织的As2O3浓度较低(P<0.05),且肿瘤组织中VEGFR‐2阳性率及蛋白表达较低。结论以PEG‐PLA为载体材料制备得到As2O3纳米制剂,且偶联具有肝癌靶向作用的VEGFR‐2,最终得到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良好的纳米制剂,且初步证实在肝癌裸鼠体内具有良好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24.
�������ʷ��ڱ���ʽ����ֲ���е�Ӧ��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总结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中运用刮吸解剖法的经验 。方法 实施背驮式肝移植中进行受体病肝切除术,从皮肤切口,分离肝周韧带,解剖一、二、三肝门,到保留肝 腔静脉而完全切除病肝的过程中的,全部使用刮吸解剖法来完成手术。1999年8月31日施行第一例背驮式肝移植,1999年9月9日施行第二例背驮式肝移植,两例均患先天 生肝内胆管弥漫性囊性状扩张症伴屡发胆道感染和门脉高压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结果 两  相似文献   
25.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2004年因腹部粉瘤手术住院检查过程中发现尿蛋白++,未介意及检查、治疗。2009年3月因肺内感染入当地医院,诊断肾功能不全,口服金水宝胶囊等药物治疗。此期间反复查尿常规蛋白++,血肌酐167μmol/L,并出现腹泻。因不能明确诊断于2010—09—27来我院就诊。查体:贫血貌,无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6×10/L,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比积0.25,平均红细胞体积  相似文献   
26.
目的测定正常中国人群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活性浓度值,为研究COMT活性变化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79名正常健康人(其中男性134例,女性145例)红细胞中COMT的活性浓度,用SPSS统计软件对性别间测定结果进行检验比较。结果男性和女性红细胞中COMT活性浓度分别为:(16.5±7.4)、(15.5±5.3)nmol.mL RBC-1.h-1。活性频率分布男性在6.0~37.4nmol.mL RBC-1.h-1,女性为5.4~37.2 nmol.mL RBC-1.h-1,男女之间COMT活性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且测定结果与国外一些报道一致,适用于临床应用测定研究。本结果可作为中国健康人红细胞COMT活性正常值及今后研究的重要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情况,有助于诊断及治疗。方法:用塑料包埋法制片,然后进行HGF,Gomori染色,观察各项指标。结果:80例病人中78例(97%)骨髓增长明显活跃;19例(61%)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19例(23%)可见3~10个原幼细胞簇。结论:骨髓活检可以全面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增生情况、骨髓纤维化程度及原幼细胞簇数量,对判断分期及预后,指导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CSAS),考察了1394名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适应性问题。结果1目前,大学生面临的生活事件中,学习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大;2武汉市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较好,情绪以正性为主,满意度较高;3人口学统计变量在生活事件和适应性的个别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4学习压力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另外,人际关系,健康对生活适应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生活事件是引起大学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诱发因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可以预测大学生生活适应性。  相似文献   
29.
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间断出现双下肢浮肿3年,尿蛋白 ,有颗粒管型,曾去多个医院诊治,按肾病口服黄芪颗粒治疗无效。2005年8月出现腰痛,双下肢疼痛,逐渐行走困难,于2005-08-26就诊于我院。查体:贫血貌,巩膜黄染,结合膜苍白,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趋化因子-13(CXCL-13)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对于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0例淋巴瘤患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记录其脑脊液指标(包括压力、蛋白、潘氏试验、有核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氯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和CXCL-13的水平。结果:根据中枢浸润与否分为中枢浸润组(CNSI组)和非中枢浸润组(non-CNSI组),CNSI组的IL-6、IL-10、IL-10/IL-6比值及CXCL-13表达水平均高于non-CNSI组,但仅IL-10/IL-6比值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脊液蛋白是否增高分为蛋白增高组(n=14)和蛋白正常组(n=26),蛋白增高组的IL-6 [(5.78±2.69)pg/ml]、CXCL-13水平[(0.83±0.59)pg/ml]明显高于蛋白正常组[IL-6(2.41±1.16)pg/ml、CXCL-13(0.38±0.18)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