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卒中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急性卒中早期康复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脑功能重组。早期康复时机以卒中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h为宜,康复训练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3例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72例)和溶栓后他汀治疗组(1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6 h、12 h、24 h、72 h的血浆MMP-9水平。第7 d和第90 d时采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并比较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及早期治疗组性别、年龄、溶栓时间窗、血压、既往史、实验室检查、NIHSS评分、TOAST分型及OCSP卒中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溶栓前血浆MMP-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比较,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6 h、12 h、24 h及72 h的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t=2.64,t=-9.85,t=-8.88,t=-5.62;均P0.01)。早期他汀治疗组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他汀治疗组第7 d及第90 d 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率显著高于溶栓后他汀治疗组(均P0.05)。结论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的MMP-9水平有抑制作用,不增加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73.
<正>患者女性,78岁,因纳差、头晕伴走路不稳2个月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纳差,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偶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同时伴头晕伴走路不稳,有视物旋转和四肢乏力。无意识障碍、口齿不清及视物成双。头颅CT示两侧基底核区腔隙性脑梗死,在外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经抗血小板、营养脑细胞等治疗1w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2012年10月29日至我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近1个月来时有怕  相似文献   
74.
复方利肤康改善皮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利肤康改善皮肤功能的研究于占洋,杨辉,陈兆和(广州军区后勤部药物研究所510500)宓鹤鸣,顾冠彬,袁伯俊(第二军医大学上海200433)周俊山(第一军医大学广州510500)陈龙珠(贵阳中药研究所550002)皮肤具有保护机体健康的功能,同时也具有维护体表美观的作用,尤其是颜面部的皮肤更是如此。为了防治由于皮肤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痤疮、黄褐斑、皱纹等常见皮肤疾患,我们研制了复方利肤康霜剂。处方组成:当归、虎杖等提取物1g、复方氨基?…  相似文献   
75.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很常见,而且与临床转归不良相关.由于急性期血压升高对血肿体积、脑灌注压和血肿周围水肿等存在影响,是否应在急性期积极控制血压仍然存在着争议.文章就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的理论基础、相关临床试验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
细胞色素P450酶和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已被公认是导致临床上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但个体间某些代谢酶、转运体的基因型和表型不一致的现象不能完全用基因多态性来解释。表观遗传药理学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来研究遗传因素与药物治疗的关系,为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提供了新的解释。P450酶和转运体都受表观遗传因素控制。最常见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是DNA甲基化,它不会改变基因的遗传代码,而影响基因的表达。由于它对基因组序列的维护,DNA甲基化可用来解释某些基因多态性与表型的不一致现象。本综述总结了DNA甲基化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对P450酶和转运体的基因表达影响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比较脑出血急性期积极降压治疗与按指南要求控制血压对预后及早期血肿增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06年10月到2007年1月于南京市第一医院连续入院的脑出血患者共41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积极降压组(n=24)和指南降压组(n=17),分别予以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入组后立即降压,目标收缩压≤140 mmHg)和按照美国心脏病学会2007年指南要求的降压治疗(收缩压≥180 mmHg才开始降压治疗),24 h后复查头颅CT测量血肿体积并随访患者至90 d,前瞻性比较两组90 d病亡/残疾率、近远期神经功能和24 h血肿增长情况.所得结果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90 d病亡/残疾率、近远期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平均血肿增长率积极降压组为16.8%,指南降压组为3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24 h平均血肿增加的绝对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 mL,5.1 mL,P=0.058);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比例两组分别为4.2%,4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脑出血早期将收缩压降到≤140 mmHg不改变脑出血预后及神经功能转归,但能显著减缓早期血肿增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1次(6·2%),无一例后扩;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4次(33·3%),后扩6次(50%)。CAS治疗中,7例(25·0%)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2例(16·7%)肉眼可见组织碎片。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无神经并发症;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围手术期发生1例(6·3%)脑梗死,随访期发生1例(6·3%)脑梗死。结论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的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1—2017-07作者医院收治的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48例,根据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是否发生HT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LS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32例,未出血组316例。两组患者间基线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心房颤动史、溶栓24h后收缩压以及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血糖(OR=3.781,95%CI:1.851~11.765)、基线NIHSS评分(OR=2.678,95%CI:1.384~10.441)、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OR=2.436,95%CI:1.324~4.488)、心房颤动史(OR=4.538,95%CI:2.036~14.132)和溶栓24h后收缩压(OR=1.581,95%CI:1.071~6.415)是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基线血糖、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心房颤动史和溶栓24h后收缩压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抗GD3 IgG抗体阳性的不完全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的亚型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抗GD3 IgG抗体阳性的不完全MFS的亚型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为69岁女性,急性起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因"行走不稳2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