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协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0.5 mg 美利曲辛10 mg(商品名为黛力新)对更年期女性的高血压患者协同降压的疗效.方法 对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降压 黛力新)和对照组(常规降压 安慰剂)各40例,进行SCL-90评分并随访8周,比较两组血压的下降幅度、降压显效率、降压药物的数量以及治疗前后SCL-90评分的差异.结果 (1)实验组在治疗2周后至结束时,血压的下降幅度[实验组:(130.6±13.5)/(80.7±10.3)mm Hg比对照组:(150.0±14.5)/(94.5±12.6)mm Hg,P<0.01]和降压显效率(86.8%vs 59.4%,P<0.01)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治疗第5周后,对照组联合使用的高血压药物的数量明显较实验组明显增多(3.5±0.6 vs 1.8±0.6,P<0.01).(3)实验组治疗后的SCL-90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有轻度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常模.结论 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协同治疗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降压的有效率和提前显效时间、减少降血压药物的数量,同时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症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2.
围产期抑郁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疾病,发病率约为20%~36.5%。围生期雌激素水平的急剧波动是围产期抑郁发生的特征性生理诱因,雌激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围产期抑郁可能相关。研究显示,五羟色胺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发病相关,集中在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肽性区域,但是否与围产期抑郁症有关,尚待进一步证实。本文对雌激素受体、五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及两者之间与围产期抑郁症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的阿司匹林(ASA)抵抗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脑梗死的二级预防提供新的资料和参考指标。方法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6例,采用比浊法(LPT),以"ADP诱导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判定阿司匹林抵抗,并按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半抵抗组(ASR)、敏感组(AS)和正常组。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及糖尿病、既往脑梗死史。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各亚组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或腔隙性梗死(LAA)较正常组有差异,其中糖尿病(OR=13.297,95%CI 2.422~72.984,P=0.003)、既往有TIA史(OR=5.019,95%CI1.026~24.538,P=0.046),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R与糖尿病、既往有TIA史有关,其中糖尿病与AR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介入干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管评估结果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介入治疗组26例,药物治疗组24例。介入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介入处理方案,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提高颅内灌注,增加侧支循环、抗血小板、神经保护、改善微循环等,采用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精神状态,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其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分水岭脑梗死的患者,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行介入干预治疗,解除病因,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精神状态、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社会心理支持与急性应激障碍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创伤后社会心理支持与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62例地震创伤的伤员及家属进行住院期间对照测查;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量化个体心理应激性障碍后的主观和客观心理支持的程度。结果急性应激障碍总体患病率51.6%,受灾伤员71.42%。心理治疗前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心理治疗后(P〈0.05),但个体的支持利用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创伤后的急性应激障碍患者,通过社会心理支持等可明显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且个体的支持利用度低与创伤后的急性应激性心理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46.
急性脑卒中头颅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头颅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 48h内作头颅CT检查 ,根据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病变程度及疾病恢复状态 ,分析CT表现与预后关系。结果 :CT表现为大面积梗死、中线移位、脑出血破入脑室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松果体移位者有早期死亡可能。结论 :急性脑卒中早期头颅CT表现可预测患者预后 ,并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及纤维蛋白原(Fbg)与进展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入院第2天即测定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26例)和非进展组(46例).另将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的差异.结果 3组AT-Ⅲ、PC活性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组Fbg含量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而非进展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bg水平升高与卒中进展相关,是缺血性卒中进展的有效预测指标.对该类患者提早进行干预,对降低缺血性卒中进展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8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病后3d应用肢体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等康复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于发病后1个月、半年、1年随访,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Barthel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不但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功能状态,而且有一定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急性期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血清脂质、CT面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老年急性 CI207例及正常老人对照组89例的性激素水平。结果:急性CI组男性及女性的血清雌二醇(E2)、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比正常老年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女性CI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正常老年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在多灶型CI中,血清E2与HDL呈正相关,与TG、LDL、梗死面积呈负相关,单灶型CI的面积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相关(P<0.01)。结论:CI患者性激素E2的升高不仅是一种应激反应,而且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的机制,缩小梗死的面积,血脂代谢与CI的梗死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PL-11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价值.方法:使用PL-11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与流式细胞术,检测95例服用氯吡格雷抗凝治疗的、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以流式细胞术中测定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P,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