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脑电图(EEG)检查用于脑瘤诊断已有40余年,但随着X线诊断技术及CT等检查的开展,EEG的诊断意义有被忽视的倾向。本文根据我院1970年6月至1983年5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3例EEG资料的对照分析结果,探讨异常脑电图产生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并将脑凸面脑瘤中160例与影象学检查的准确性作了对比;希望这一无痛苦、无损伤、经济、简便已经普及的检查方法能对脑瘤的诊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典型或与其它病并存的癫痫易被忽略。现报告近几年所见9例,提出诊断识别要点。例1:男,27岁。8年来多次于熟睡中发作头麻,似电流通过头部,不能睁眼,不能动,约半分钟缓解。有时伴耳膜痛或上腹紧。于静注美解眠68mg时脑电图描记出现尖波,97mg时痫性放电。抗痫后未再发。诊新为夜发性感觉型癫痫。  相似文献   
13.
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巴曲酶(batroxobin)可否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及其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并经CT及(或)MRI证实的急性ICVD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65±s10a,用巴曲酶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首次剂量10BU,维持剂量5BU,隔日1次,1个疗程共3次。结果:4wk显效率53%,总有效率84%,作用迅速,用药后72h内出现疗效者87%,同时使血清凝血因子1显著降低,交链纤维蛋白降解物显著增高。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分溶栓剂,治疗急性ICVD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磁刺激肌肉脑诱发电位(MMSEP)的传入机制。方法:对肌松弛下腓肠肌MM-SEP及电刺激踝部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进行配对对比研究。结果:(1)肌松弛无肌收缩时仍可记录到MMSEP;(2)配对腓肠肌MMSEP与胫后神经SEPP40潜伏期差值伴与不伴肌收缩相差显著;(3)伴肌收缩时,MMSEP较配对SEPP40潜伏期显著延长,不伴肌收时则相差不显著。结论:正常伴肌收缩时,磁刺激很可能先兴奋肌肉运动神经末梢致肌肉运动,间接兴奋肌肉Ia纤维或(和)肌肉深部感受器;由此可解释MMSEP较电刺激同等水平SEPP40潜伏期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经手术、病理及(或)CT、MRI确诊的38例颅咽管瘤的脑电图,结果显示脑电图无特别改变8例,异常脑电图30例(70%)。本病脑电图的初期特征性改变是生理波抑制,其它主要的改变是迫这些结构,影响脑脊液循环,从而导致脑波的过度同步化有关,在脑电图出现IBDA的14例中,11例临床有颅内高压表现,提示IRDA是大脑中线深层结构受累时脑电图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脑桥脑角(CPA)肿瘤脑电图(EEG)特征及其发生机理。方法:106例CPA肿瘤患者(男45例,女61例,15-64岁,平均42.9岁),以8或13导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进行 EEG描记,再分析其结果。结果:EEG未见异常47例(44.3%);弥漫性异常17例(16.1%),其中轻度10例,中度3例,重度4例;局灶性异常42例(39.6%)。结论:CPA肿瘤属良性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脑桥脑角(CPA)肿瘤脑电图(EEG)特征及其发生机理。方法:106例CPA肿瘤患者(男45例,女61例,15~64岁,平均42.9岁),以8或13导脑电图仪,按国际10/20系统安放电极,进行术前EEG描记,再分析其结果。结果:EEG未见异常47例(44.3%);弥漫性异常17例(16.1%),其中轻度10例,中度3例,重度4例;局灶性异常42例(39.6%)。结论:CPA肿瘤属良性肿瘤,病程早、中期,EEG多属正常;病程晚期,或累及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则符合大脑中线深部肿瘤的EEG特征,呈弥漫性异常;EEG局灶性异常与瘤体直径无显著相关,与囊变显著相关,实质性肿瘤导致脑干移位,易引起局灶性异常;CPA肿瘤局灶性异常多反映在颞、顶、枕部,与皮质桥脑束的解剖走行有关。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腰骶神经根病的重要方面,由于腰骶神经根位于椎管内,无法以一般神经传导速度研究达到目的,腰骶神经根病的神经电生理诊断须采用一些特殊技术。本文对腰骶神经根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诊断技术进展简述如下。1运动诱发电位11脊神经根刺激脊神经根...  相似文献   
19.
分析经手术、病理及(或)CT、MRI确诊的38例颅咽管瘤的脑电图,结果显示脑电图无特别改变8例,异常脑电图30例(79%)。本病脑电图的初期特征性改变是生理波抑制,其它主要的改变是弥漫性或阵发性异常。其原因可能与肿瘤位于大脑中线深层,解剖上离脑波起步结构较近,肿瘤容易压迫这些结构,影响脑脊液循环,从而导致脑波的过度同步化有关。在脑电图出现IRDA的14例中,11例临床有颅内高压表现,提示IRDA是大脑中线深层结构受累时脑电图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表明性激素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雌二醇(E_2)使血管壁通透性和脆性降低;同时加速胆固醇的降解和排泄,促进胆固醇从动脉壁中转移至肝脏。还能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阻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育龄妇女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同龄组男性低,绝经期后发生率增高。提示性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