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3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北京城区居民中糖尿病人干预措施效果的初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2.
$文报告 T 1983年中国六城市神经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研究资料。样本总数63,195人中共查出严重精神发育迟滞94例,全年龄组/.D总患病率为1.5灿。39岁以下与患者同年龄组人口中的患病率为2.3%0。对病因分析结果:属于出生前因素者占21.3%,围产期因素占22.3%,病因明确的出生后因素占 26.6%,原因不明占20.2%。  相似文献   
33.
社区人群高血压管理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及其效果。方法 对干预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高血压普查,然后对检出的确诊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管理。结果 3年确诊高血压管理率平均为81.5%,血压达160/95mmHg以下的控制率为45.8%;3年临界高血压管理率平均为90.3%,160/95mmHg以下的控制率为75.7%;管理率随被管理对象的年龄增大而升高,但是,控制率以45岁年龄组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高而下降。确诊高血压随访组的平均收缩压(MSBP)3年内下降了13.6mmHg,平均每年下降4.6mmHg;平均舒张压(MDBP)3年内下降了7.2mmHg,平均每年下降2.4mmHg;高血压随访组3年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了46.7%,死亡率下降52.2%。结论 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中国农村神经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疾病流行学或称神经流行病学(Neuroepidemiology)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后出现的一门年轻学科。它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与动态特征以及影响这些特征的因素,从而揭示病因线索、制定和  相似文献   
35.
本研究对在北京城区开展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试验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对脑血管病危险人群有明显效果;3.同样适合于低文化层次人群;4.对降低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积极意义。由此对脑血管病健康教育的效果给予肯定,并指出健康教育是社区进行脑血管病防治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6.
37.
中国六城市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了1983年我国六城市居民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颅脑损伤的研究结果。各协作组所用研究方法和调查表格完全一致,具有可比性。六城市实际调查63,195人,发现颅脑损伤患者495例,总患病率783.3/10万人口。1982年内发病35人,发病率为55.4/10万·年;死于本病4人,死亡率为6.3/10万·年。作者对六个不同地区城市人群中本病的患病、发病和死亡率进行了描述和比较,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及其受伤原因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该资料对于我国今后制订预防和控制颅脑损伤计划,逐步消除有关的致病因素,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社区干预对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效果评价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对“中国七城市脑卒中干预试验研究”的资料做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在北京等六城市城区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两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高危对象。3年后对参加过基线调查者随访。在干预队列,对基线调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重点是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同时对社区居民进行大众健康教育。对照社区则顺其原有医疗条件,不予干预。结果:3年后,无论是干预队列还是对照队列,高血压患病率均有所增加,但以对照队列中年人增加最突出。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干预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年中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减少了29%(HR=0.71,95%CI:0.58~0.87),死亡减少了40%(HR=0.60,95%CI:0.42~0.86)。干预可以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在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组最为显著,其次是复合高血压。与此同时,干预队列全死因死亡率与对照队列相比降低了11%(HR=0.89,95%CI:0.78~0.99)。结论:社区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减少各类型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明显减少人群全死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39.
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卒中相关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在两个社区内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样670户居民,每户确定一人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前统一培训社区医生,调查表由社区医生入户问卷填写完成。调查内容包括:(1)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2)卒中相关知识,包括卒中危险因素、卒中的早期症状、发生卒中症状如何转运以及获得卒中知识来源。结果 (1)社区居民对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8.1%~84.8%。(2)对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为62.8%~82.8%。(3)有50.3%居民认为发生卒中后应该求助于“120”或“999”急救系统转运至适合医院。(4)居民获取卒中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分别为电视(91.3%)、报纸(76.6%)、社区医生/医生(62.8%)和杂志(51.0%)。结论 目前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等相关知识认知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教育途径主要应集中在电视、报纸、社区医生/医生举办的健康大课堂、杂志等。  相似文献   
40.
编辑同志: 我父亲两年前患过脑中风,由于治疗得当,恢复得很好。听人说,患过脑中风以后还可能复发,是这样的吗?中风复发能预防吗? 河南/李床余 李庆余同志: 关于患过脑中风能否复发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次中风之后并不能保证终身免疫。中风一旦再次复发,病情更为凶险,常因反复发作而葬送生命。据调查,约有1/3的中风患者在5年之内可能复发。从复发的时间上看,一年内复发者约占28~30%,二年内复发占25%,3~5年复发者占16%,5年以上约占29%。从复发次数看,一次者占74%,二次者占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