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0篇 |
临床医学 | 92篇 |
内科学 | 61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24篇 |
综合类 | 188篇 |
预防医学 | 99篇 |
药学 | 61篇 |
中国医学 | 52篇 |
肿瘤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60岁以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BiPAP无创通气治疗.结果 BiPAP耐受良好的26例患者,治疗后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血气改善时间提前(P<0.01)、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BiPAP治疗还可以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P<0.01),而对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且无1例发生腹胀、面部皮肤压伤、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 经鼻罩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S100A6基因对于胃癌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状态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将S100A6基因插入载体pcDNA3.1构建PC-S100A6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MKN45胃癌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细胞系(MKN-S100A6),而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法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同时设立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细胞组为对照。结果与转染pcDNA3.1空载体及空白MKN45胃癌细胞相比,转染PC-S100A6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显著加快,前5 日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显示PC-S100A6转染组处于G2 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处理的MKN45细胞和转染pcDNA3.1空载体的MKN45细胞(P<0.05),而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各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各组细胞的凋亡比例均为0.8%左右,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S100A6转染组平均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PC-S100A6转染组穿膜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S100A6基因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及分裂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较小。S100A6基因可能加强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总之该基因对维持细胞恶性表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4.
成都市市区级疾控工作人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及其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的状况,以及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2005年10~12月,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行设计的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成都市及所辖5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530名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98人,有心理问题者占13.25%。有心理问题组工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组(P〈0.01);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工作满意度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149~0.332,P〈0.01);对心理健康各因子都有影响的工作满意度因子是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单位管理。[结论]心理健康与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5.
通过调查澳大利亚中医政策、中医从业人员现状和中医教育情况,对联邦医管局和教育机构发布的中医药服务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梳理中医药体系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情况,为中医药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和建议。澳大利亚作为最早进行中医立法的国家,其发展历程对于欧美国家,特别是对于后来的加拿大中医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体系,其接受度逐步提升,从业人员数量稳步增加,中医药教育有序发展。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需要加强官方交流与合作,将中医药文化传播上升至国家文化战略高度,积极探索建立中医药国际人才认证体系,拓宽中医药服务国际人才培养渠道,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化产业能力。 相似文献
96.
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运动针法组40例,采用运动针法(取局部阿是穴即经筋结聚部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常规针刺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取穴:肩髃、肩髎、天宗、肩贞、臑俞、肩前、曲池、手三里、合谷)治疗;痛点阻滞组31例,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液痛点阻滞治疗。结果:愈显率运动针法组为77.5%,常规针刺组为63.3%,痛点阻滞组为51.6%。运动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痛点阻滞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检出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胃癌术中使用亚甲蓝染色定位前哨淋巴结,观察染色后的显影范围和特点,同时对病灶进行活检;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检出情况与疾病T分期和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 86例胃癌患者中,T1期的前哨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灵敏性、准确性及假阴性率优于T2期和T3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胃下部病灶组的前哨淋巴结转移检出的灵敏性、准确性及假阴性率均优于胃上部和胃中部病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术后五年内总死亡率为24.42%(21/86例)。结论胃癌术中注射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有助于确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切除的合理范围,尤其适用于早期胃癌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胀、消瘦,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内镜活检确诊率85.7%,接受手术及化疗等治疗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患者主要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手术加放疗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初步探讨S100A6基因对于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状态,细胞周期,凋亡状态等生物学特性及成瘤、浸润转移能力等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S100A6基因的RNAi载体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S100A6基因高表达SGC7901细胞,后经G418压力筛选法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经过RT—PC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对稳定表达株进行鉴定,而后使用流式细胞仪、生长曲线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法、细胞迁徙实验等方法分析稳定表达株相关生物学特性与恶性表型的变化,每种检测实验均设立RNAi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IMGS00空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和空白SGC7901细胞组。结果:稳定的S100A6基因RNAi细胞系经过RT—PER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及Western—bloting法证实,mRNA抑制率可达75%左右,蛋白产物的抑制率达85%左右。与转染IMGS00空载体及空白SGC7901胃癌细胞相比转染S100A6RNAi载体的稳定表达细胞株生长减慢,各时间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后两组之间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100A6RNA干扰组G0—G1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G2-M及S期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期细胞比例均无显著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100A6RNA干扰组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迁徙实验结果提示S100A6RNA干扰组穿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100A6基因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增殖作用,同时可影响细胞周期,增加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可能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作用,并可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降低S100A6基因表达可能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应用疗效。方法选取45例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联合组患者在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比较联合组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肿瘤分期(TNM)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3个月保肛率、复发率、转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新辅助治疗后联合组TNM分期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转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保肛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同步新辅助放化疗,可以有效提高中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保肛率,降低复发率,改善肿瘤TNM分期,降低CEA、CA19-9、CA242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