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①目的 探讨糖尿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病情进展的关系.②方法 将糖尿性脑梗死与非搪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第1天及第1周检测CRP,两组间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在发病24小时及1周均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及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④结论 CRP的变化与糖尿性脑梗死病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及病情进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出院患者定期来院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指导对脑卒中所致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病区脑卒中所致半侧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66例,66例患者住院天数在15~30d之间,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按Brunnstrom6期评定法进行分期[1],常规功能训练,出院后干预组患者定期来院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指导,由家人协助,按照其指导方法,进行康复训练,而对照组只接受常规随访。结果出院后5个月两组患者ADL[2]得分表明,干预组所得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脑卒中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出院后定期来院进行康复指导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成药脑心通胶囊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影响.方法 取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 82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治疗组,另一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分别在发病 72 h内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 hs-CRP,并于治疗 2周后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外周血 hs-CRP,对比其变化情况,并对入组患者在恢复期随诊 (发病至少 4周以上 )复查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外周血hs-CRP.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 hs-CRP均在急性期升高明显,治疗 2周后血清hs-CRP均下降,脑心通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1),应用脑心通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恢复期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hs-CRP应用脑心通治疗后存在明显变化.结论 脑心通胶囊可以抑制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管炎症,控制该类患者病情进展,减少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梗死后3h内溶栓治疗的为3h组,梗死后6h内溶栓治疗的为6h组,大于6h不能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3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N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55%、8.33%及3.8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越早,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盐酸法舒地尔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最佳剂量。方法将60例符合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2 h组(20例)、8 h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12 h组和8 h组患者即在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的同时每12小时静脉滴入1次30 mg盐酸法舒地尔和每8小时静脉滴入30 mg盐酸法舒地尔,之后每天依原剂量静脉滴入,盐酸法舒地尔维持治疗14 d ,对照组则不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压、意识状态及肢体功能,动态观察凝血时间指标,在治疗后14、30 d对所有患者进行欧洲卒中量表(ESS )评分。结果12 h组和8 h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30 d E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其中8 h组更佳。所有患者均没有观察到明显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溶栓剂尿激酶和盐酸法舒地尔对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中每8小时静脉滴入1次30 m g盐酸法舒地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 Lp-PLA2)和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收入本院神经内科102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分为不稳定型斑块组(54例)、稳定型斑块组(48例),并收入同时期的46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组的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 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 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01); 脑梗死患者的TC、LDL-C、T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型斑块组水平比稳定型斑块组要高(P=0.0089),脑梗死患者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43)。Lp-PLA2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6(P<0.05),其临界值为56.75 μg/L时,灵敏度为76.5%,特异度为83.7%。结论 Lp-PLA2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患者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关,血浆Lp-PLA2水平可预测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张孝良  王妍  吴保鑫 《西部医学》2009,21(2):247-248
目的 观察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病程中6~48小时内的进展性脑梗塞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巴曲酶注射液(10Bu·5Bu·5Bu)静滴,隔日1次,共3次;奥扎格雷钠80毫克静滴,2次/d,共14天。对照组:奥扎格雷钠治疗方案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定期行神经功能缺损评(NDS)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55.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出血时间的迟早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56例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后发病迟早把出血性脑梗死分为2型:梗死后3d内的出血为早发型,梗死3d后的出血为晚发型,2型患者于就诊时、出血后、出血后治疗7d及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对比2型患者的病死率。结果2型患者N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晚发型与早发型病死率分别为3.13%、16.67%,P<0.05。结论出血性梗死出血发生越早,治疗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90例蛛网膜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发热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血红蛋白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③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1)。④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能迅速缓解病情,明显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激性血糖升高与近期预后的关系。②方法按发病后48小时内的空腹血糖水平,将94例非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观察病变程度、病变体积及预后。③结果血糖升高组于入院后第1、3、7、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DS)分别为21.5±9.2、27.1±12.7、25.7±11.0、22.5±11.4,血糖正常组为18.9±15.7、21.8±15.1、18.5±14.2、16.0±15.6;入院后第28天应用Barthel指数(BI)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血糖升高组为40.29±17.62,血糖正常组为72.67±21.24;血糖升高组病灶大小19.6±3.1,血糖正常组12.8±2.3;血糖升高组总有效率34.1%,血糖正常组6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应激性血糖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病情发展有关,可作为预测病损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